1-35

鲲鹏击浪 第28集 剧情介绍

一眼云烟

编辑 2024-01-04233¥0.007

杨昌济很支持毛泽东进行驱张运动,但他同时也认为,如果缺乏对政治最基本的了解,只凭着一腔热血行事,就好比庸医杀人,只会适得其反。相比驱张,杨昌济更加认为教育救国才是根本所在。毛泽东却并不这么认为,面对中国黑暗的现实,他们必须挺身而出。杨昌济说,目前中国的问题的确是积重难返,可那不是一代人所能够解决的,需要两三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毛泽东辩驳,如果只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把欲栽大木柱长天当做理想追求,恐怕千百年后国家和民族依然没有出头之日。真理是愈辩愈明,杨昌济并未把毛泽东的这些话当做冒犯。他让润之今晚在这里住下,但被润之拒绝,驱张团的成员还在等着他回去。

杨昌济没有挽留,杨开慧送润之出去,她说父亲最近变得特别念旧,毛泽东写的那些文章和《湘江评论》报纸,他一直放在床头,时不时会拿出来看。陈独秀在上海为驱张团写了一篇战斗檄文,极大地鼓舞了驱张团众人的士气。这天,毛泽东他们前往总统府递交请愿书,杨昌济父女一同前往。徐世昌下令,凡聚众闹事的人,一律驱散。大多数请愿的团员,都挨了枪托,很多人都泄气,不知这请愿活动是否要继续坚持下去。毛泽东鼓舞众人,李大钊先生给他们带来北大学生捐的大洋、米和粮面,用马克思主义鼓舞大家,众人的士气为之一震。为了给润之改善伙食,杨开慧特地买了五花肉回来学做红烧肉,但由于第一次没经验致肉糊了。

母亲得知她想做红烧肉,便亲自下厨做给女儿看。当晚,杨开慧把红烧肉给润之送去,润之和罗章龙分别吃了一口,然后就把剩下的肉分给其他团员。在离开之前,润之答应明天去见杨昌济,向他挑明自己和杨开慧的关系。可是杨昌济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毛泽东只好作罢,杨开慧却因此生气了。她回到家中,意外听到父母的对话,原来杨昌济认为毛泽东个性极强,作为老师,他会因为有这么一个能力出众的学生的骄傲,但作为一个父亲,他觉得毛泽东不适合女儿。因为毛泽东肩负了很多使命,为了这些使命,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家庭和爱情。杨开慧走进屋子,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管毛泽东对她怎样,她对润之的心永远不会变。

在前往法国的轮渡上,蔡和森心系毛泽东在北京的驱张运动。毛泽东去拜访熊希龄先生,他的管家说熊先生不在。毛泽东不懈追问,管家说让他去香山慈幼院碰碰运气。管家返身回屋子,熊希龄询问门外是何人,管家如实回答,并按照熊希龄所说读毛泽东写的上诉状。张敬尧的罪行确实罄竹难书,但熊希龄自认为是下野的旧臣,无法做些什么,然后把上诉书往桌上一丢。可转念一想,他又转身看了那个上诉书一眼。

赞赏

短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