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远方,只不过绝大部分人没有实现,但阿浪真的把远方走到了,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阿浪的远方》编剧红心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高晓松的一句话打动了很多怀揣理想的人,也成为了网络上最著名的心灵鸡汤。今天艺绽君(ID:bjvariety) 给大家讲一个“诗与远方”的故事。
影片《阿浪的远方》讲述了一位热爱诗歌的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诗梦想,只身来到偏远山区任教的故事。这部影片虽然评分不算高,但在骨朵排行榜上长时间位列第一,且引发了网络上对于乡村教育议题的关注。
影片以一个年轻人以梦为马的浪漫追求开始,引出了乡村教育这一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话题,并强调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开始,阿浪只是因为自己想要教诗歌而来到二郎村,因此他全天无间歇教诗词,这与孩子们希望学习综合科目从而通过升学考试走出山区的心愿相悖,由此引发了学生与阿浪之间的矛盾。
个性较强的王小花带头与阿浪抗争,甚至愤怒离开了教室。大哭大闹间表现着无数山区孩子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心声。这引起了阿浪强烈的思想斗争。
面对阿浪全天教诗词的情况,老校长也与阿浪发生了争执。阿浪阐述自己只想教诗,老校长为学生的未来与阿浪争辩,并道出了 “一个老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成就学生的梦想”的心声。
虽然饱含对诗歌的热情和对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但阿浪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追求”是很自私的。于是他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全心全意为孩子们着想,长久在二郎村教学。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有担当的好老师,是阿浪这个角色的变化。
恢复了教学大纲的课程,自己热爱诗歌的追求又该何去何从?阿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创立诗社。课堂上还是教语数外等基本课程,课外活动就可以走近诗歌。
于是,像很多城市的学校一样,二郎村这所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有了属于他们的课外社团——扫地王诗社。影片的镜头虽对准偏远的山村,却不刻意强调苦难和贫穷,而是在唯美的山色风光中加入了一些喜剧元素,轻松且和谐。
比如,诗社的名字就来自常驻在学校里的一头老黄牛的名字——“扫地王”。最初,诗社只有三个成员。
这种窘况在刘二球的一次作诗活动后改变了。刘二球是阿浪老师的忠实拥护者,是一个喜欢诗歌的小孩,他第一个报名加入诗社并成为社长。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山顶上
举头红日屋梁低
二郎山巅有二郎
二郎者 二球也
这是刘二球第一次作诗,赢得了满堂喝彩。自此以后,学校里的孩子几乎都加入了诗社,还定期举办诗社活动。
游诗出行带给大家无尽的欢乐。师生间嬉笑打闹,光着脚踏入溪水,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涌动着一种质朴的温情。
故事中难免会有磨难。山区地理环境恶劣,作诗出游的他们遇到了暴雨。刘小花的妈妈曾因在暴雨中救她摔下山,这个心结一直埋在她心中,在阿浪的帮助下,小花的心结打开了。暴雨滑坡的危难中,阿浪与孩子们通过对诗相互鼓舞,老校长与村民们闻声而寻,众人得救。
山区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还远不止如此。因为当地的教育条件有限,县里要求合并学校,这就意味着二郎村的孩子们要走二三十里的山路,阿浪为了保住孩子们唯一的学习环境,最后通过唱歌比赛的方式为大家赢得机会和尊重。
诗歌贯穿影片的始终。阿浪教大家读诗,而在他沮丧的时候,二球用激昂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他,小花在诗中解开了心结,阿浪与孩子们在暴雨中对诗《赤壁怀古》心怀希望,虽然故事略显俗套,情节上的铺陈也颇为牵强,但影片表达了诗歌对人们的改变。
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诗歌从遥远的千年穿越而来,与我们无助的灵魂发生碰撞,将冰冷的生命温暖,将孤独的心灵点亮。
影片的结尾,孩子们身着侗族服饰,登台歌唱。也有网友评论道,这首歌可以算是整部片子的点睛之笔了。
侗族大歌中有自然的纯美,有心中的希冀,有质朴的生活,也有梦想的远方。
远方是什么?对阿浪来说,一开始,远方是对诗歌偏执的热爱,是对平凡生活的逃离,是对理想主义的践行。而最后,远方是绿水青山中的一所学校和一群孩子,是行走在山区间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现在哪
我就把这些娃娃交给你了啊
带领他们走出山村 走向世界”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你的“远方”在哪里?
收藏来源: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