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一系列主旋律剧集,获得口碑与收视双丰收。
譬如《大江大河2》《山海情》《跨过鸭绿江》。
最近,又有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剧集正在热播。
其不仅赢得很高的收视率,在年轻观众群体中口碑不俗。
视频网站的站内数据显示,这部剧发布弹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的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1.6倍。
它就是——
《觉醒年代》
星级指数:★★★★☆
一句话点评:主旋律也可以充满“文学性”
《觉醒年代》由著名导演张永新执导。此前他执导的《虎啸龙吟》《马向阳下乡记》等口碑不错。
参与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工作的龙平平,担任这部剧的编剧。
于和伟、张桐、侯京健等人领衔主演。
剧集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可能很多观众一看这个梗概,会以为《觉醒年代》是刻板印象中的主旋律作品——故事不偏不倚,正面人物“高大全”,情节冲突模式化。
但《觉醒年代》让人出其不意。
它选取一个特别的切入点——不是传统的政治学或经济学范畴去解读历史,而是从文化视角去侧写这一段历史。
《觉醒年代》的主线,其实是一本杂志的发展变迁。
故事从1915年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趁着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流亡海外,国内政局混乱,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倒行逆施。
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诱迫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
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内,一群留学生正拿着报纸对上面写着的国内情况愤慨不已。
时为早稻田大学学生的李大钊(张桐 饰),对北洋政府如此丧权辱国的行径深恶痛绝。
同样流亡到日本的陈独秀(于和伟 饰)告诉李大钊,中国的问题积重难返,靠换人换政府不能解决,他们想要救国必须推翻重建朝廷的老路。
这就是陈独秀归国创办《青年杂志》的缘起。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第二卷更名为《新青年》。
经由《新青年》,剧集将对现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串联起来。
远在湖南的青年毛泽东抢购杂志后,在雨中狂奔。
天津南开学校小礼堂中,周恩来也被《青年杂志》中《敬告青年》所吸引,召集同学同读共享。
上海街头,陈延年、陈乔年向路人吆喝售卖新出刊的杂志……
《觉醒青年》将“中国往何处去”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命题,从思想、文化视角展开讲述,极大软化了重大题材的严肃与刻板。
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有效串联起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和重要参与者李大钊从相识、相知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
也勾勒出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
每一个历史人物对“中国往何处去”的思考不同,他们的政治理念不同,自然地,他们之间就会各种各样的分歧、争论甚至是冲突。
因此,《觉醒年代》的戏剧性和可看性很强。
比如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复古派辜鸿铭就很不服,与陈独秀进行battle。
后来陈独秀请来自由派的胡适到北大任教授,辜鸿铭也不服,与胡适再次展开battle。
而陈独秀与李大钊也因为政治理念不同,展开过多次battle。
比如陈独秀坚持他二十年不谈政治的理念,他认为当下的中国民智未开,根本不是谈政治的时候。
李大钊并不这么认为,希望国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他认为应该发动群众,身先士卒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
俩人的理念分歧,也为他们之后不同的历史走向埋下伏笔。
《觉醒年代》由此给观众提供了一次集中回眸那群鲜活历史人物的契机。
在人物刻画上,《觉醒年代》体现出的核心特征是:把每一个历史人物还原成一个个具体的人。
比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以前影视剧对陈独秀的形象刻画,可能比较单一,大多数时候,他是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的身份出现的。
但《觉醒年代》里,他不仅是一个有着过人学识和胆量的政治家,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年人,一个普通的父亲。
比如他私下的个性不拘小节,大大咧咧。
一出场,他披头散发、不修边幅,在一众激昂辩论的学生中趁乱拣饭,吃得气定神闲;
到北京为《新青年》成功谈成合作,他难掩喜悦直接躺进雪地;
在火锅店里,他学百姓涮羊肉,狼吞虎咽的吃相让人忍俊不禁……
而在家庭生活中,他跟很多不懂得跟孩子相处的父亲一样,明明深深爱着孩子,可因为与孩子有种种误解,彼此一时半会儿又都放不下身段,只能偶尔尴尬僵持着。
于和伟将陈独秀的多面性演得出神入化,凸显出革命领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历史课本中的那些伟人,在《觉醒年代》里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爱人;也因此,他们当时为革命所付出的牺牲,才更显伟大。
作为重大题材创作,《觉醒年代》在历史事实和种种细节上,都相当严谨。
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都力求真实再现,比如北大红楼建筑按照1:1.2的比例复刻原版。
不过,得到最多赞许的,是剧集镜头语言的运用,它以丰富的意象,表达出厚重的历史内涵,形成写实性和抒情性交融共生的美感。
比如青年毛泽东出场,磅礴大雨中,毛泽东抱着刚出刊的《青年杂志》一路跑过,两分钟的蒙太奇里,市井百象亦是当时中国的缩影:
军阀士兵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鞭子耀武扬威,乞丐在污水中捡拾残羹剩饭,卖儿鬻女的贫苦百姓,坐在汽车中吃三明治的富家少年对窗外的一切麻木不仁……
画面颇具电影质感,主观镜头的感染力极强,积贫积弱的中国映入眼帘,让人沉重。
而有志青年为护住理想在其间奔走,又让人充满信心和希望。
再比如鲁迅的出场,则是将他小说《药》里所描写的一切影像化了:菜市口一列官兵推出一名年轻的男子斩首示众,手起刀落人头落地,无知的百姓拿着铜板给官兵,要用馒头沾着热乎的鲜血去给儿子治病。
鲁迅先生在这一场景中出场,表达出他内心的悲凉和绝望。
主创们流畅的运镜,充满美感和思想力度的视听语言,让电视剧在写实的同时,传达出更深层次的表意功能。
这两三年,主旋律创作达到一个小高潮,出现了一系列佳作。
《觉醒年代》在其中,亦是气质特别的一部。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进入一段宏大的历史。
以仁人志士的思想抉择,呈现剧情的冲突。
视听语言充满“文学性”,既有历史感,又有丰富的美学空间。
它可以说是,最具文学性的主旋律作品之一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