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装革履的企业家,给即将来印度的外国总理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信中毫不遮掩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低等的仆人变为通缉犯、再变为知名企业家的过程。
这不是真实事件,而是这部印度电影里的故事——
印度一直有两面,光明的一面,黑暗的一面。
巴拉姆就身处黑暗之地,出身于印度的底层。
和所有印度的穷人一样,他生活在一个破旧的村庄。
因为贫穷,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屋子。
家中权力最大的是年纪最大的奶奶,父亲赚来的钱三分之一都要交给地主,剩下的钱则全部给奶奶。
巴拉姆远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当其他人只认识26个字母时,他就已经会阅读完整的英文段落,并且还认识印度的社会主义者,如果可以继续读书,他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父亲因为长期拉煤患了肺病,没有办法医治只能在折磨中死去。
家中突然少了一个劳动力,巴拉姆只能辍学去赚取生活费。
但聪明的他从未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即使是在做着服务员,也留意着来往客人带来的消息。
当他听说原来的地主需要司机时,立刻学习开车,毛遂自荐成为了地主家二儿子阿肖克的司机。
印度的仆人地位低下,虽说巴拉姆是司机,但也要给主人端茶倒水、揉肩捏脚,主人一旦不高兴就可以对他辱骂踢打。
唯有阿肖克夫妇是对巴拉姆抱有善意。
阿肖克夫妇刚刚留美归来,受过美国教育的他们,鄙夷印度的种姓制度,鄙夷父亲贿赂政客的行为。
他们鼓励巴拉姆学习、和他以朋友相称、在父亲辱骂巴拉姆时出言制止......
在他们的鼓励下,巴拉姆愈发忠诚,并且戒了槟榔、学会了刷牙、懂得穿整洁的衣服、改掉了公众场合抓裆的坏习惯。
他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堪。
他想要逃离那个贫穷的家庭,但奶奶像吸血鬼一样每个月把他辛苦赚来的钱拿走,逼他结婚逼他生孩子,想要把他牢牢绑在那个贫穷的村落,想要像掌控父亲一样掌控他;
父亲把他带到这个世上,却从来没有教过他人要刷牙,人不能当众抓裆部。
当巴拉姆开始改变自己并且幻想和阿肖克成为朋友时,他发现阿肖克骨子里还是和父亲一样的印度人。
开心时对巴拉姆平等相待,不开心时则会像父亲一样对巴拉姆拳打脚踢。
当需要巴拉姆替妻子顶罪时,他沉默不言。
表面上他们是平权的,但他还是那个地主家的二少年,把巴拉姆当作是低自己一等的下等人。
如果是其他仆人可能会选择认命,但巴拉姆不同,他是个有野心的仆人,他不愿用这样的身份过一辈子。
他逐渐明白,富人们的善良很简单:
在阳光下出生的人,比如我的主人,有选择,可以当好人。
这一句和《寄生虫》中的一句台词表达意思相同: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很善良,超级善良。
于是他把目标转向了阿肖克:让他脑袋开花,偷走他的钱。
他真的这么做了。
因为是倒叙,故事的结局在开始就已经明了,巴拉姆成为了富人。
看到这,应该可以知道为什么叫印度版《寄生虫》。
同样主角是司机,同样是底层杀掉高层的故事。
并且和《寄生虫》的一家一样,巴拉姆通过告密成功取代了一号司机的位置,同样是底层为了上位压迫底层。
但不同的是,在《白虎》中,底层“成功”了,他们取代了富人,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看起来似乎是底层群体胜利的故事,但这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结局,也没什么值得高兴。
这只是个例。
影片开头,因为巴拉姆异于常人的优秀,他的老师称他为白虎。
何谓白虎?
在丛林中,有一种罕见的动物, 同辈中仅出一只,就是白虎。
能够像巴拉姆摆脱命运的印度底层少之又少,这一切主要归因于印度的种姓制度。
长期在这种制度的压迫下,印度的底层群众难以翻身。
在片中,阶级差异造成的歧视反复出现。
学车时,被教练指责他的种姓是制糖专属,没有能力开车;面试司机时,被老板介意是低等种姓。
主人住在干净明亮的楼房,仆人住在潮湿昏暗的地下。
地下是坚硬的床板,随处可见的蟑螂,和上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幸运的仆人可能在主人家待到50岁,拿着存款盖一个棚屋,不幸的仆人可能因为宗教信仰这样的小事被主人赶走。
他们被主人剥削,却从来都不反抗。
为什么?
因为印度生产鸡笼。
这个国家在上万年的历史中,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东西是鸡笼。它们能看到同类流血,并闻到血腥味,它们知道下一个被宰的就是自己,但它们却不反抗。
这里的仆人们被教导了同样的行为方式,他车上载着的家具,价值等于他两年的薪水,但他还是会忠诚地把这些钱送回他老板那里,而且绝对不会碰那些钱。
他们不敢反抗,一旦反抗,主人就有权力杀死仆人以及仆人的家人。
巴拉姆逃出了鸡笼,是幸运的白虎,也幸运的遇到了阿肖克这样的主人让他觉醒。
但更多人将会一辈子都困在鸡笼之中,甚至永远不知道自己身在其中。
巴拉姆断言印度从来不懂得追求自由,即使把解放的钥匙放在他们手中,他们也会咒骂着把钥匙还给你。
然而拥有了自由的意识,之后的路更加艰难,想要爬到社会顶层,只有从政或者犯罪两条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