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像是一口温吞水,不急不躁的晾晒出生活难堪的一面。若是直接咽下,落入肚中的是无感无惑,影片中上演的只是别人的中年生活危机;多含一会,乍现导演的“辛辣”意图,原来生活危机是相似的,它都开始于对自我/信仰的怀疑。
这部影片中有三个内在冲突性很强的人物形象:一个因自身罪孽入佛门数十年仍参不透凡尘的和尚,一个爱妻却丧妻的旅馆老板,一个宁愿抛妻弃子也要体面生活的文化人。他们都被导演设定为是有罪之人,在人到中年这个节点上,体验了生活因果循环般的“报应”。
同问观/读者,当生活的平衡被打破,神佛不佑时,你会把自己托付给谁?
故事结构:松散的故事线,模糊的时空边界
三个中年男性在模糊了的时空,或许是湖南益阳某个秋冬,演绎着三种层次的罪恶:自身之罪,他者之罪,循环之罪。在导演曾赠的故事世界中,小路转角遇到是,每个人不忍揭开的生活;他人无意走过的路里,含有我的生活一角。
第一种“自身之罪”,和尚参尘因伤人眼睛,遁入空门,由其双胞胎弟弟顶罪入狱。十年后他因心乱下山,已成为黑帮老大的弟弟再次要求互换身份,要和尚参尘顶罪入狱来还欠下的债。
第二种“他者之罪”,一对旅馆夫妇渴求生子,节制生活,在意外得到和尚参尘留下的大笔钱财后,妻子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第三种“循环之罪”,逃脱不情愿婚姻的爸爸,被遭受儿子抛弃还挺着大肚子的女友堵门,他不得已踏上寻子之路,却发现儿子已出家做了参尘身边的小和尚。
三个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处不同时空,人物间微妙的联系只有观众看得到全貌。它类似于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呈现的是旁观者的全知视角。影片故事发生地是在湿雾的南方,主人公们都曾乘过轰鸣的渔船,路过白色佛塔,走过有“美人鱼”艳舞表演的岸边小镇。
一个小小的地方,多种忧愁曾交织在一起,当事人却浑然不知。
请注意,图中连接故事人物的关键线索---“白塔”
影像特色:善用符号表达抽象概念,如信仰,爱情
算上短片《明月的暑期日记》,导演曾赠已把自己的家乡益阳拍了两遍。去往市集的湿滑道路,街道两旁待售的螃蟹,鱼虾,哗哗哗的麻将声,和益阳方言一起组成了带有咸鲜气息的小镇生活。除此之外,《云水》中还有青色的水雾,白净的佛塔,黑潮的小道,佛寺般的会所,帐篷式的舞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了,一个湖南小镇独具一派的乡俗景观。
江边小鱼和寺中的菩萨像
在影像表达上,《云水》中有一系列符号化运用,关于对信仰的寄托,对爱情的追求。生活中的诸多常见景物,被导演注入了绵绵意绪。有些置景所传达的含义,观者可以一眼道破,而另一些则需要观者整合故事线索做理解,细细品味。
譬如,需要开光的菩萨,祈福用的红绸,车内的毛主席半身像等等物件,它们直接关联着人们对于信仰/希望的寄托,对祝福/平安的渴求。
又如,从热澡后卫生间里腾出的热气,在竹竿衣架上燃烧的男女大衣,被压箱底的“计划生育奖励”锦旗;一碗热面中的温泉蛋,被心猿意马的吃客,用筷子扯出丝丝白絮……它们则需要观众结合具体情境,体味演员的情绪表达。
接下来要分享的是,我在《云水》观影中感到“惊喜连连”的部分场景。它们是我个人结合参考电影和故事文本作出的解读,仅供参考。
美人鱼-泡沫般的爱情 vs 结婚照-凝固的幸福一刻
《云水》中有两种爱情悲剧,一种是如美人鱼童话般的泡沫爱情,一种是因为在现实生活无法实现,只能把幸福凝聚在两人结婚合照中的爱情。另外,在该影片中,美人鱼般的爱情是年轻人的,结婚照式的爱情是父辈一代的,两代人各有各的苦闷。
父辈一代
“爱跳舞的爸爸”和他“爱打麻将”的妻子,生活的并不幸福。导演并没有交代其中缘由,个人推测,可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一样,有着特殊时代背景。知识青年下乡,“被迫”结婚生子,等有回城机会,ta们便“抛夫/妻弃子”,独自回到城市生活。
找上门的“媳妇”,和“失踪”的儿子
自始至终,“爱跳舞爸爸”对“爱打麻将”的妻子是冷漠的,无情的。他曾把妻子送到身边的年幼儿子,原模原样送回去;在寻子过程中,妻子要求和他补照一张结婚照,他甚至不愿收下那张结婚照。这样疏离且生硬的夫妻关系,《无问西东》中也有表现。冰冷的拒绝,让妻子一方感到“自己好像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仅有的两人和睦幸福一刻,只在拍照的那一瞬间。
年轻一代
穿“美人鱼”表演服的美美,是娄烨的《苏州河》和曾赠的《云水》中共有的一个角色。娄烨《苏州河》中的美美,在一个有霓虹灯舞厅的水箱中表演;曾赠《云水》中的美美,在一个由帐篷搭建的场地跳钢管舞。她们都渴望得到一段痴情的爱情,但事与愿违。
《苏州河》中,美美的摄影师男友只希望有露水情缘,不愿海枯石烂,他对摄像机坦白:他并不会遵守“爱”的承诺,去寻找已离开/消失的美美。《云水》中,美美的男友是“爱跳舞爸爸”的儿子,ta们曾一起私奔,躲避一个棘手的第三方,男友已怀孕的女友。
可美美被抛弃在了二人曾缠绵的旅馆。男友决意摆脱他在俗世的所有情缘,独自上山当了和尚。伤心的美美回到舞场后,便和侏儒班主做起了夫妻。当寻子而来的“爱跳舞爸爸”问美美,他儿子在何处时;美美的回复,像是在跳跃回应电影《苏州河》中摄影师那段坦白,她斩钉截铁的说道:你告诉他,我是不会去找他的,不会的,永远不会。
左边为《苏州河》美美-周迅饰,右边为曾美慧孜,在《云水》中饰演美美
《云水》对《苏州河》美人鱼舞女形象的参照,像是导演曾赠在用一个女性角色的坚定拒绝,回应《苏州河》和《云水》中只是贪恋鱼水之欢的男性,并判ta们有罪。爱跳舞的爸爸和他去当和尚的儿子,都有“抛妻弃子”的罪恶,这便是“循环之罪”的“循环”之名的由来。
用超现实场景体现人物的内心挣扎
令人惊喜的有两场荒诞场景,一场是旅馆老板/丈夫在丧妻后,重走妻子发生事故的道路,被锁车内无法脱身;一场是和尚参尘逃离双胞胎弟弟失火会所时,一路只见有自己脸庞模样的路人。导演自述,关于爱跳舞的爸爸,因预算和审查原因,属于他的那场超现实般情绪释放场景没有呈现。
最难过的离别,是无论如何都只看得到你的背影。
一夜暴富后的旅馆夫妇,对钱财的使用是有不同意见的。妻子坚持用来改善生活,丈夫虽有道德上的顾虑,但并不阻止妻子疯狂购物。在妻子的感染下,他穿着妻子买给她的米色风衣去买螃蟹,准备先从伙食上改善下生活。
可骑新电瓶车的妻子,在回家路上遭遇了车祸,生死不知。他拎着菜篮子就跟警车去了医院。妻子在手术室里抢救,等在外面的丈夫有些害怕,他的手脚不听使唤的颤抖。这时,菜袋子里的螃蟹爬了出来,在空荡的走廊里,肆无忌惮的横行。
这里的车祸,螃蟹,妻子等意象一一复制到了丈夫被困汽车内的场景。行车路上,丈夫看见一辆又一辆倒地而放的蓝色电瓶车,和妻子新买的那辆一模一样。汽车挡风玻璃前是妻子身穿红色大衣的背影,汽车后视镜里,还是妻子身穿红色大衣的背影,无论如何他看不到妻子的正面。妻子正在远行离去,他想下车去追赶,却发现车门打不开,自己身上还爬满了螃蟹。密密麻麻的蟹脚,亦如,丈夫心乱如麻的心境。
最无知的恐惧,是持续在受害者和加害人的身份中煎熬。
和尚参尘下山后,回到已破败的家中,在废弃的墙上发现了弟弟的联系方式。他被接到弟弟如佛寺如宫殿的会所后,接受了弟弟互换身份,顶罪入狱来还债的要求。可当晚,会所起火,他仓皇逃离。一路上,他看到所有路过的行人,竟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数十年来,和尚参尘被自身罪孽折磨,无法化解。当他得知,自己可以用顶罪的方式,还恩于弟弟;用禁锢自己的牢狱方式,来减轻对他曾犯下的伤人罪过,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解脱的。
用“加害者”的身份去换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至少,他在道德上是不会再受指责了。可当他看到都是一路上都是“自己”,他开始怀疑这种自我救赎的意义。他与弟弟那张极为相似的脸,成为了他的新魔障。
那个从火场逃走的人,究竟是黑帮老大弟弟,还是和尚参尘自己呢?
结语
关于信仰诉求和救赎方法,是没有答案/标准的,亦如生活本身。每个人在世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无边的苦海/桑田中摸索,可“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语),多一分的困难,也就多长一份毅力。生活的无常,正如自然中的云水,接受它便是!
写在最后,关于导演的介绍
《云水》导演曾赠,87年生人,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片作品。该片剧本第一稿完成于2014年,同年,她的剧情短片《明月的暑期日记》,凭借细腻的叙事和诗意镜头表达,获得了电影行业的认可,获得了如“北京大学生原创电影最佳剧本”等等奖项。由此,曾赠进入了宁浩“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得以把《云水》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写作剧本和拍摄影片是一个类似春耕秋收的过程。当观众在大小银幕上看到创作者最终成果时,创作者已从当时的创作情境脱离了许久。这个时候,回看影片,即使有遗憾,也已成定局,更重要的是下一部作品了。
个人很期待导演曾赠的电影新作-女性犯罪三部曲(《少司命》是其中之一)。
收藏来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