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开始,漫天的“我们要现实主义题材”的口号,让所有人都停下了玛丽苏剧的研发,开始专攻所谓的“现实主义”。披着现实主义题材的玛丽苏,你们骂太玛丽苏;披着玛丽苏的现实主义题材,你们又说太现实,反正无论是拍成啥样,总能找到被逼逼的地方。
北京女子图鉴,我一口气看了6集,从开始戚薇毫无遮掩的大双眼皮和有痕迹的下巴,土土的从四川的小城市来到北京的出租车上,一点一点的变时尚,一点一点的知道怎么追求自己的欲望,一点一点有所舍弃,在这个物欲横生的社会找到自己立足的方式。
我觉得这很现实。
来北漂的男孩女孩那么多,有自己的目标混出来的能有几个。单纯,善良,上进,无邪的女主角巧遇一个多金又只对你温柔的霸道总裁概率为多少?概率取决于你看过的偶像剧,抛开女性A片,走进现实世界,编剧所写的一切除了戏剧化要求,我觉得都是成立的。你没看到的那个肮脏的黑暗面,你没经历过的那个纸醉金迷,苟延残喘的酒局,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虚伪到什么地步。陈可这个人物,不是拿来给你喜欢和带入的,是告诉你有这么一批人是这么生活的。她的抉择也不是给你赞同或者鄙视的,是告诉这个人设她的人物命运走向的。故事的情节有所夸大或者处理方式不巧妙,那是需要开另外一个课题所讨论的问题。
所谓的三观不正,编剧很婊,我也有点不同的看法。
看到某大平台的著名责编对这部戏的评价,“编剧很婊,北京对编剧不薄,她却把北京写成这样,买玉米的老大爷都不放过.......”诸如此类有失偏颇的评论,当时我是震惊的。首先编剧婊不婊我不知道,买玉米的老大爷给一半的处理我还是很赞同的,又没有道德绑架老大爷,又给了老大爷一个内心戏,我觉得这种处理恰到好处。非得要老大爷说一句“小姑娘你这么可怜,这个玉米大爷就送给你了”才能给陈可一点社会主义的温暖吗?难道大爷就不需要温暖吗?大爷就真的是因为退休没事做出来卖玉米玩儿的吗?
这个戏的整体价值观符不符合我国国情,这个另说,这个也是我这个年纪很难判断的事情,作为一个北漂的90本人。买包买衣服可能不是我的最终奋斗目标,我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财务自由,选择自由,生活态度的自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自己得奋斗。如何奋斗,这是一个好问题。我看到编剧一直让陈可很冷静,保留初心的,不被淤泥而污染的自我选择,这很努力,这很积极,面对很多不阳光的事情,她还是很有自己的原则的。难道这不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吗?我不知道那些评论里“北漂这么容易吗?”的评论是如何的来的,还希望你们看剧的时候有一点对戏剧的基础知识。典型化和个性化处理了解一下。
我很喜欢很用心处理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手法。
当然这就牵扯到的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导演和编剧的很多小细节处理,对于向来秉承着大假空的国产电视剧来说真的是一个质的飞跃。无论服化道还是拍摄手法色调,我觉得是我想看到的“底色是悲凉”。
总之,这碗现实主义的毒鸡汤我是干了。
收藏来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