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19年年度电影榜单已经出炉。
在华语电影榜单中,《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少年的你》等都一一引起了全民级的讨论。
今年,华语电影的主题词可以被笼统概括为“英雄”。
无论是《流浪地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式英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相互交融的英雄与反英雄、还是《少年的你》中生在泥沼望向星空的英雄,都对“英雄”这个词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而外语电影的主题词,或者说是世界范围电影的主题词,就是“现实”。
排在第一,直击内心的真诚之作《何以为家》,排在第二,审视种族勇夺奥斯卡的《绿皮书》,都是在不同角度照亮了现实。
而第三第四名更是相互映照,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奇迹。
地域上,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
豆瓣评分上,一个8.7分,一个8.8分。
IMDB评分上,一个8.6分,一个8.7分。
票房上,一个居本国全年第二,一个成为R级片有史以来第一。
奖项上,一个夺得戛纳金棕榈,一个抱得威尼斯金狮。
2019年,它们为世界点亮了两盏明灯,《寄生虫》&《小丑》
WHAT:虫子与小丑
两部电影的主题都很清晰:《寄生虫》讲述的是穷人阶级与富人阶级对抗的故事,而《小丑》则主要是一个体系之外的人对抗体系的故事。
首先,这两部电影的标题就很有趣,明明是两部现实主义力作,却分别起名为《寄生虫》与《小丑》。
总地来说,这都是一种“象征化”的手法,而分别来看的话,《寄生虫》是一种对人的“物化”,《小丑》则是一种对人的“面具化”。
这是二十世纪影响世界艺术的现代主义思潮中最常见的两种手法,随着社会物质化,阶级化越来越严重,诞生于当时的文学经典《变形计》《毛猿》等作品就对这种情况进行过思考与表达。
在《寄生虫》中,在开头与结尾的关键剧情中,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虫子,也分别将两种时间下主角一家的处境进行了巧妙的暗喻,组成了《寄生虫》整体庞大的象征体系。
巧的是,在《小丑》中,面具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线索,不光针对于小丑个人的重要特征,还成为了整个社会相当一部分所被体系排除在外的人的共同特征。
那么,如果我们将“虫子”还原,将“面具”摘除,这两部电影所真正讲述的分别是怎样一群人呢?
他们在现实中存在么?
如果存在的话,我们看到过他们么?
WHO:小人物与多余人
他们到底是谁?
他们是穷人,是小人物,是多余人,是边缘人。
《寄生虫》中用几段楼梯场景进行了富人世界与穷人世界巧妙的切换。
一上一下的对比,展现出富人世界就是建立在穷人世界肩膀上这个事实。
富人世界中安稳,干净,大气。
贫民世界中破败,肮脏,拥挤。
虽然在《寄生虫》中,穷人一家对富人一家进行“寄生”,但高潮处的一场暴雨,将穷人一家冲刷出了原型,在体育馆内避雨的大量贫民,直接展现出了我们社会中占主体的,正是话语权微弱的小人物们。
小人物可怜么?可怜。
还有更可怜的人么?
有,多余人。
小人物需要每天为生活操劳,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如何生存下去。
但是,虽然微弱,但至少还能发出声音,虽然狭小,至少还有一席之地。
然而,多余人已经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了。
就像亚瑟一样。
那个成为小丑JOKER之前的可怜男人。
在接受社工心理治疗时,亚瑟反复说道:“我这辈子,都不确定自己是否是真实存在。”
有一条热评如此说道:“……对韦恩夫妇下手后,另一位悲剧的英雄角色诞生了。 同样是充满不幸的人生,同样面对黑暗,一个选择了崛起,一个选择了堕落。”
但准确地来说,只有布鲁斯·韦恩可以拥有选择。
而亚瑟,只能堕落。
只有这条路,能让他听到掌声。
只有这条路,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只有这条路,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在活着。
WHY:鄙视与漠视
在看清我们所真正关注的是哪些人之后。我们更应该去做的,是找到原因。
电影不只是简单地展示这个世界,更是要在展示之上去询问,去思考,去改变。
他们为什么是他们?
抛开自然原因即生理上,基因上的角度,单从社会原因来思考。
《寄生虫》中富人阶级与穷人阶级的形成,对立,冲突,可以归结为两个字——“鄙视”。
与一般人想象的完全相反,鄙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不是傲慢,而是礼貌;不是颐气指使,而是彬彬有礼。
《寄生虫》中富人一家对穷人一家一直都很有礼貌,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富人,精英,成功人士总是以一种平和而有礼的姿态面对着其他阶级的人。
但是相当一部分精英阶级所表现出来的礼貌,并不是真正的礼貌,而是鄙视,一种通过“界限感”所伪装成礼貌的鄙视。
《寄生虫》中,穷人一家为了获取富人家的一个司机职位,用计在富人的车里留下了一条女式内裤。
在富人家主车中发现之后,极其厌恶地将内裤拿出来,并且毫不犹豫辞退了司机。
富人家主也在全片中头一次流露出鄙夷,愤怒的神情,说道:“要做在自己的前座就好,为什么要逾越界限?”
如果说,《寄生虫》将原因总结为“鄙视”,那么《小丑》则可以将原因总结为“无视”。
“鄙视”在《寄生虫》中被包装为礼貌,而“无视”在《小丑》中则被包装为符号。
在《小丑》中,亚瑟第一次杀了三个调戏女孩的混混,后来被查到三人都是韦恩家族的员工,汤玛斯·韦恩(蝙蝠侠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就评价凶手:“除非那些人愿意改过自新,要不然我们这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就永远会把游手好闲的废物,当作没用的小丑。”
这句话给本来打算竞选市长的汤玛斯·韦恩带来了很大麻烦,在慈善晚会前,许多市民涌上街头,打扮成小丑,宣言“我们就是小丑”,要求汤玛斯·韦恩为言论道歉。
汤玛斯·韦恩则坚决拒绝,并认为:“我只能说这些人有毛病,我是来帮助他们的,帮助他们脱离贫困,过更好的生活,他们可能不知道,我是市民唯一的希望。”
表面上,汤玛斯·韦恩是在帮助贫民,但这是他的目的么?当然不是。在他的眼中,贫民不是一个个生命,而是一个符号,他们每个人怎么样与他无关,他做的是花钱,而不是救人。
小丑在电影结局就说道:“大家为什么要替那些人渣难过?要是我横死街头,你们理都不会理我。我每天路过你们,却没人注意我。汤玛斯·韦恩在电视上为他们哭,他们的命就比较值钱?”
一个是总让人笑出来的悲剧,一个是完全让人笑不出来的喜剧。
电影背后,是无数类似人所经历的沉重现实。
既然如此沉重,我们为什么要讲他们的故事,看他们的故事呢?
这其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你要问你自己,你想看到的是目光所及,还是世界的全貌。
收藏来源: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