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期,咱们聊一聊编剧周梅森和 “剧王”《人民的名义》。剧王这个概念其实已经被用滥了,就像“爆款”和“出圈”被用滥一样。阿猫阿狗随便找个依据,就敢抢一顶剧王的帽子戴上。我一般也不爱用这些概念。我总觉得:一是公道自在人心,剧王不能自封;二是对于陈词滥调,还是躲着走为好。
但《人民的名义》不一样。从电视台的单片收视率,从网络的真实播放量,从街谈巷议和网络空间的讨论度,它都是近10年来到达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当然,它也有创作和制作上的瑕疵,也有看它不顺眼的反对派,但无论如何,因为2017年的春天有这样一部剧,国剧回到了整个社会的谈论中心。
《人民的名义》的发起人是最高检影视中心副主任范子文。他和编剧周梅森在新世纪初就合作过《国家公诉》。他敏锐地体察到十八大以来反腐进入快车道,需要一部重量级作品来记录这番如火如荼的大气象。他想到了蛰伏8年的周梅森,登门求合作。
范子文
周梅森是政治小说和反腐剧创作的重量级作家,之前已经有过《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优秀作品。然而随着播出环境的变化,反腐涉案剧在2004年后逐渐失去了施展空间,周梅森有些心灰意冷,放下了这一题材的写作。
在范子文的诚意邀请之下,周梅森再度鼓荡起创作的激情:“反腐败这么恢宏的一件事,肯定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一笔。这么大的事件,我们的影视剧迄今为止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是不合适的。”他调出积累的素材,启动新一轮采访,开始写作。
周梅森
与周梅森同为江苏人的导演李路闻听这个消息,主动请缨承担制片人和导演的任务。李路拍完《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等剧后,正在谋求转型。
他看到新闻里说,“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及时顺应人民的要求,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决意做一个紧扣时代的有分量的作品。
李路
李路和周梅森、范子文很快达成了合作,成为《人民的名义》“三剑客”。范子文负责项目的发起和报备,周梅森负责剧本创作,李路负责剧组的筹建。
范子文(左)、周梅森(中)和李路在开播发布会上
2015年夏天,《人民的名义》召开了剧本研讨会,请主管部门领导、文艺评论家、相关法律专家,就已有的20集剧本把脉开方,献计献策。
我很荣幸,以媒体人的身份参与了这次剧本论证。我和李路导演是旧相识,和周梅森则是神交已久。
在研讨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生龙活虎的周梅森老师。我把自己对他历年政治小说的阅读心得与他交流,也提醒他这部新作应有的注意事项。
《人民的名义》剧本研讨会
当时,还没有确定贪官的具体人选,是让高育良腐败掉,还是让李达康腐败掉,没有想好。当时也没确定最高贪官的级别,但已经有了副国级官员落马的构想。
周梅森在报道中寄语观众说:“鬼子打够了,爱也爱腻了,关注现实吧,看看这场反腐斗争的生死较量!活着总要有点精气神,人不能总沉缅于虚幻中,愿你喜欢这部剧!”
初版剧本,已经有了后来成片里的诸多亮点。比如侯勇扮演的“小官巨贪”,吴刚扮演的达康书记,都有了雏形。
周梅森嘲弄贪官:“一出事就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怎么那么倒霉,养了你这么个儿子”。调侃蔡成功:“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小学就抄我的作业”。“裸官下岗”“转发500次入刑”“拆出一个新中国”等网络热点词句,也尽数入文。
中央纪委作为反腐攻势的策动者,希望能以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曾派员到广电总局沟通、部署相关工作。
时任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的李京盛在研讨会上说,“我们领到的任务,每年电影最少一两部,电视剧最少两三部,而且必须是精品,不能一写反腐就写成案件剧,一写公检法就写成劳模剧,要有今天的时代特征。”
中纪委让总局推荐作者,他们推荐了周梅森、张平、刘和平三位作家。这类剧政策性强,有投资风险,不像生活剧和偶像剧那么容易写,它本质上是政治剧。既懂政治,又懂创作规律,这样的作家屈指可数。李京盛说,“创作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周梅森的职业敏感和积累还在,最高检来做这件事,权威性和把握性极高。”
同时,他也对此类作品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要有现实关照性,得反映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二是腐败是世界性的难题,要站在足够的高度来表现。人性的复杂性要有充分表现,要把堕落的过程写清楚,否则回答不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个研讨会之后,剧本创作是顺利的,但融资工作困难重重。《刑警队长》《后海不是海》的连续开播,意味着涉案剧重归黄金档已是既成事实。国家的反腐行动大刀阔斧,几乎每周都有重量级贪官落马。
但对于触碰这类题材,投资这个项目,业界仍有诸多疑虑。有很多公司考虑再三,退避三舍。
作为总制片人兼导演的李路备受煎熬。他组织起三十位实力派演员加盟的阵容,但所需1.2亿元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在2016年,1.2亿是一个不高不低的投资额度。跟动辄两三亿投资的大制作古装剧比,它不高;但与五六千万元的低成本剧比,它又显得高了。
李路(左)和白志迪(中)、李光复两位老演员
后来,五家民营公司撑起了这部剧的大盘。演员高亚麟一开始就投了2000万,又在最后兜底投资,成为大股东。一向只做电影的安晓芬首次投资了电视剧。另一位女性投资人李贡也非常坚决。
2016年2月10日,《人民的名义》在投资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强行”开机。开机一个月后,李路在片场与投资人陈静柱交谈了十五分钟,签定了最后一份投资协议。
高亚麟在剧中扮演了刘新建
在《人民的名义》拍摄期间,我们曾经前往南京拍摄地探班。周梅森在片场坐镇,防止台词的跑冒滴漏。而李路则艰难苦恨繁霜鬓:剧中“首现副国级贪官”的消息已经发出去,影像上如何呈现?众多明星陆续进组,拍摄计划如何周全?夜戏多,场景多,政治性台词多,增加了拍摄的复杂性。
剧组在当地宾馆取景拍摄,家具陈设都需要精心设计,既不能超标,也不能透出暴发户的气质。省委常委会开会座次怎么排,不同级别官员的言谈举止如何,都要经过考证。演员张丰毅、陆毅、许亚军、张志坚、吴刚等人每天健身,保持状态。张丰毅携带滚轮,在片场随时运动。
吴刚(左)、李路(中)和张丰毅在片场
周梅森的政治剧,总会出现大段台词。演员们很较真儿,上戏的、中戏的、北电的毕业生现场比拼,看谁先拿下大段台词。
让剧组倍感鼓舞的是,湖南卫视的工作人员在拍摄期间三次飞赴剧组,包括总编室、购片部门的全套班子现场办公,与片方签订了购剧协议。
2017年3月28日,《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开播,一周之内就显出爆款相。这部剧打破了10年来的诸多收视记录,CSM52城平均收视率3.66,全国网平均收视3.03。其中第49集收视率高达7.47,CSM52城、CSM35城最高峰值双双破8。在首轮播出结束时,网络播放量突破210亿。
周梅森以往的作品以激烈的政治交锋为特色,这一次他在人性上做了更多挖掘。在和监狱中的落马贪官座谈后,周梅森发现他们对反腐倡廉很有“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还有不少人觉得委屈:自己50万就被判了十年,别人500万也不见得判得更重。
周梅森内心无比愤慨:党和政府花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资源培养他们,他们的政治道德何在,政治伦理何在?腐败官员满口人民,但人民只是名义而已。而反腐才真正代表人民,是以人民的名义将他们绳之以法。因而,他想到了“以人民的名义”的剧名。但这个剧名已被注册了,就去掉“以”字改叫《人民的名义》,听起来更含蓄。
周梅森最讨厌的一个术语是“桥段”,他认为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好剧本要为导演和演员创造空间,不能是套路满满的“桥段本”和“脑残本”。
剧本要有料,还不能越界。当年的《国家公诉》改了八百多处,《绝对权力》改了七百多处,这样的经历让周梅森格外谨慎。
所幸《人民的名义》过审比较顺利,但是小说里的一些内容,在电视剧里还是不能出现。
比如,省委常委会开会,小说把与会者的真实心态写了出来,电视剧就做不到。小说中陈岩石向巡视组举报时激动之下死于心梗,电视剧进行了相对柔和的处理。
周梅森在《人民的名义》创作过程中,更多感受到了资本的制约和干扰。“资本解放生产力,也解放人心中的魔鬼,当我们尽情欢呼资本带给我们的高速发展时,它也带来了无数的垃圾食品,无节操、无厘头的影视神剧,对优秀创作者的逆淘汰。”
他说:“以往我的作品都是和大型文化国企合作,这一次全都是小民企甚至是个体资本,有的大型文化机构以集体决策为借口,就是不参与投资。《人民的名义》剧本在筹资期间,曾被某国有投资人拿到专业评估公司打过分,我的剧本不及格啊,没有桥段,没有多角恋,没有狗血,所以不能投资!”
好在一切艰难都过去了。《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喜爱,提名了飞天奖和金鹰奖的电视剧奖项,入选了2017年电视剧年选集,吴刚和张志坚获得了2017年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虽然没有收获编剧奖项,但周梅森想得很清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拿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人民的名义》击穿了市场专家总结出来的 “金科玉律”,粉碎了把年龄差异作为审美壕沟的定论。它让久违的政治剧回到大众视野中心,它让所有的创作者认识到,醉生梦死和架空YY不是最大的生产力,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情结。
周梅森编剧的《人民的财产》目前已经接近制作完成,李路执导的《人民的正义》前期拍摄进入收尾阶段。电视剧要入世,文艺作品要干预社会,期待这两部作品早日登上荧屏。
收藏来源: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