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2019年的中国电影选一个关键词,我会选择“现实主义”。
纵观今年备受关注的华语电影,前有《地久天长》、《过春天》,后有《送我上青云》和《少年的你》。这些作品,在完成导演自我表达意愿的同时,以或激昂或平淡的方式将社会现实娓娓道来,带给观众心灵的冲击。
而今年年末,就有这样一部作品,将时代浓缩进6个小故事,以一趟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代驾旅程向观众展现生活的真谛,并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既有商业片的外壳,又拥有独立片的内核,它就是电影《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
《深夜食堂》火了之后,主打“深夜治愈”风的影视作品便层出不穷,但真正走进人心的却寥寥无几。
《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讲述的也是“深夜”故事,但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它的“治愈”却总在天亮之后。代驾司机李渤在夜里是护送乘客回家的安全骑士,而到了白天,他就化身成阳光下的“心灵超人”专门负责把困在至暗时刻的乘客带离困境,让他们和自己一样享受阳光下的美好。
每个清晨,他都会在阳光洒落在床前的那一刻接到前一夜乘客打来的电话。
这些电话有的是感谢,有的是拜托他帮别的忙,却无一例外地说明,电话那头的人已经走出了寒夜,走进了阳光里!比起其他千篇一律的“深夜治愈”故事,这样的安排则更巧妙地赋予了电影现实主义的内核以浪漫主义的隐喻。让故事不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更耐人寻味!
此外,电影的结构也值得为人称道。作为一部由六个单元故事串联起来的长篇,《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没有单纯地通过剧情区分6个独立的故事,而是创新地使用“子弹时间”的模式,将6个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以魔幻的结构串联起来。
6个故事看起来相互独立,其实都发生在同一时刻;看似是平行时空发生的故事,却又相互联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们各自独立,展现出6种不同的人生境遇,却又相互共生,共同引出李渤的人生遭遇,并最终阐释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主旨,颇有“蝴蝶效应”的哲学韵味。
然而,比起逻辑和结构,电影最硬核的还是对人生百态的提炼和浓缩。
作为一部由纪录片转变而来的现实题材电影,《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虽然顶着一个极其文艺的片名,却都真材实料地取材自真实事件。经过改编与合并后的故事,血淋淋地再现了6种典型的社会生存状态,真人秀一般再现了现代年轻人在都市丛林中艰难求生的困境。
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触动之后,还会得到一个走出困境的情感锦囊。
男主角李渤的故事也埋在这6种人生故事背后,随着剧情的推进一点一点被展开,并在最后一个故事的末尾揭晓谜底。与前面6个故事不同的是,李渤靠着自己走出了人生的至暗时刻。这同样也是影片给出的一个新的答案:如果在困境中遇不到那个给你开车的摆渡人,也要学着自己走出来!
当然,创新的电影结构自然会有美中不足之处。
比如影片对6个故事的节奏安排就有明显的缺陷,偶尔会给人拖沓的感觉;再比如太长太拗口的片名,难免不让人将它和“老司机”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又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好电影。
但这些都无伤大雅,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一部好电影既然值得被细细地品味欣赏,也就更值得被广泛传播。毕竟商业的本质就是最真诚地挖掘人类共性,而这种共性,势必会和观众产生精彩绝伦的共鸣!
收藏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