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先生》:成长,是一趟不断被说服成为“普通人”的旅程
近日,《玻璃先生》正式上映,故事延续2000 年《不死劫》和2016 年《分裂》的结尾铺陈,主要演员纷纷回归,话题性十足。这部电影被归类于“美国超级英雄惊悚片”中,乍看或许不太写实,却深植在观众心中,格外地真实。
还记得童年时期的自己吗?
回忆孩提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那时,没有所谓的“时间观念”,吃饱了,我们就准备去探索新奇有趣的事,偶尔盯着墙角的蚂蚁,沿着路线,思索着它们正前往何处;偶尔拿着喜爱的玩具,拟定剧本,幻想着它们生活的样貌。童年的回忆很单纯美好,直到开始上学了以后。
第一次被时间制约,是在教育的殿堂上,我们被迫离开父母,无忧无虑的一天被划分为破碎的区块,师长们希望你可以乖乖地坐在位置上,学习课本上的新知,眼睛却凝视于教室外的世界,期待短暂的下课时刻。慢慢地,你无辜地被同学排挤,无辜地被老师盯上,再无辜地被父母责骂。
成长,是不断被“说服”成为普通人
你渐渐地失去与生俱来的色彩,希望自己可以融入“群体”,遵守校规,尊师重道,希望自己不要太突出,甚至不要被看见。童年时期的梦想和异想天开的构思,如今变得遥不可及、不切实际,深怕被旁人取笑,只能默默地埋在心底,却在不知不觉中,也把最初的“自己”一并埋葬。
你曾一度怀疑这是否为自己想要的人生,但还来不及深思熟虑,已不得不按照其他人的步伐继续前进。老师会强调成绩的重要,说服我们如何考取高分;师长会强调学校的重要,说服我们如何填写志愿;父母会强调成功的重要,说服我们如何出人头地。于是,成长,宛如是一趟被洗脑的过程。
长大后的我们,活得越来越迷惘
毕业后,带着满腔热血进入职场,几次的挫折和失败,逼得自己开始主动思考未来的人生,才发现,一路走来,秉持的信念和目标其实都不是属于自己的。我们没有活得更加自信,反而越发迷惘彷徨,突然脑海闪过一幕小时候的画面,羡慕当时嘴角那一抹笑容,那才是真实的“自己”。
“相信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或许听起来是如此的陈腔滥调,但却是《玻璃先生》围塑的核心架构,更是现代人都该正视的重要课题。
置身混乱的社会,你我都该懂得保有初衷,与其在意旁人的眼光、一味听取他人的意见,更要学习独处,静下心来,倾听内在真实的声音。
收藏来源: 百度迷雾中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