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是根据张贤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视剧。对于电视剧《灵与肉》,很不少观众说,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好剧。剧中,虽然也有几个败笔,但也叫瑕不掩瑜吧,比如李秀芝(孙茜饰演)的母亲、许灵均(于小伟饰演)和何琳的感情戏等。也有观众说,“许灵均的女儿许清应该是一个败笔。”对于这个说法,大部分观众并不认同,觉得许清的叛逆只是一个小欠缺。对此,您怎么看?
在原著中,许灵均有一个儿子,电视剧将他改为女儿。也许是出于人物设计考虑吧?如果是儿子,在后来的剧情中不好安排。相对而言,女儿叛逆,不过是细雨起微风,儿子叛逆,则是电闪雷鸣,产生“大冲突”吧?许灵均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子间横眉冷目,“拳脚相见”(父子间的冲突,不排除父亲会对儿子动手,父女间则不然),难免和许灵均的为人、修养、德性不相符。而这,是编剧将原著中的儿子改为女儿的原因吧?一位观众说。
许清的叛逆确实和许灵均的家教不符。编剧如果深入地挖掘,将八十年代初的西风东渐,物质追求与精神固守的冲突从许清身上反映出来,也许更加符合剧中的背景,更有‘灵与肉’的冲突性吧?许清是一个随父母进城的乡下小姑娘,许灵均一个人养家,收入微薄,并不宽裕,如何在商品大潮的席卷下校正孩子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也许会更有意义。八十年代初,电视机、收录机,邓丽君、流行乐,漂亮的衣服,享乐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人被冲洗着观念,产生了一系列的发展中问题。如今,从历史的角度回看,也许这些问题算不上大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潮流所致。但是,如何让人们看清楚这些问题,有所裨益,少走弯路,也许大有题材可挖吧?是不是这样呢?
记得一位老作家谈及六十年代的台湾,说,“六十年代,台湾经济腾飞,一改五十年代的社会面貌。从前,只有公办的理发店可理发,服务员的态度之恶劣,刮脸之前,热毛巾突然蒙住口鼻,烫得你几乎窒息,连吭都不敢吭一声。仿佛一夕之间,这些都成陈迹,公办消失,私营理发厅兴起,处处给你‘上帝’的待遇。”前种情况,和改开之前的内地情况不无相似之处吧?那时,进商店买东西,顾客得看服务员的脸色。可是一到改革开放,个体经济兴起,这些现象就不复存在了。
“追求舒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所在。”那位老作家说,“六十年代,小吃店的厕所改称洗手间,再改称化妆室,理发店晋级为理发厅,没装空调的的士没人乘坐,没有空调的商店无人光顾,高级饭店还聘请歌手现场驻唱,顾客一边吃饭可以一边欣赏音乐。人们上班是星期六心理,不是星期一心理,进戏院是放假心理,不是上课堂心理、加班心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大势所趋。”这些相似的情况,在剧中的八十年代,如果通过许清或者别的人物表现出来,也许会更真切吧?一位观众说,“许清的叛逆只是一个小小欠缺,表达的还不够深入,并不是剧中败笔。”对此,您怎么看?
《灵与肉》中,扮演许清的演员是李兰迪,扮相清纯秀丽,甜美可爱,和剧中的多数演员一样,表演到位,可圈可点。《灵与肉》的成功,与众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也有关系,这也是剧中的一个亮点吧,大家觉得可是?
收藏来源: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