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源于三位师兄弟与师傅的几十年对昆曲的热爱,以及这门艺术的迟暮,展现当前最为缺乏的一种精神——文化传承。
三个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因为被同一个昆曲师父收留,还遇见孤苦动人的师妹,开始引发了情感纠葛。有何因为爱情痛苦与纠葛,他们选择去大城市去打拼,反而师傅却为了捍卫昆曲发生了车祸。当但兄弟回到戏班,面对物是人非,又该何去何从?
从影片字幕开始闪烁,再到各大流行金曲、90年代末街头的小燕子海报、酒吧歌舞、牡丹亭的拆迁……《似水流年》同样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跳跃的情景背后,给了观众不少遐想空间。当一辈人孩提时代的美好青春记忆,被温婉舒缓地翻开,林家班院子里停着的老旧三轮车上写着的"戏大过天",呈现出一代人的内心热爱与无奈。
昆曲唱的都是风花雪月、爱恨情仇,《似水流年》同样将林家三兄弟几番练功几番台上台下的侧面展现,唱腔和身段都很美,各位演员们明显是有一定的戏曲基础。
小镇里国粹昆曲的衰落,小人物们三角恋纠葛,还有三兄弟无意收留的孤儿,各个人物的命运紧紧扣在了大时代的车轮上。当师妹出嫁后,师父逝世后,故事不可避免走向悲伤,却充满着悬念。
其实师父当年有无奈之举,师妹也是为报答养育之恩才那么做,但三兄弟的随波逐流进城务工,却拍得非常接地气。从街边求工作,到卖房销售员的营销课、二手电器回收买卖的艰辛,再到非典时期的经济萧条,三位师兄弟就像大时代的弄潮儿,找到了盈利赚钱的方式,但他们忘记了初心……
当"牡丹亭"不复存在,如何重建?如何发扬民族文化?如何完成师傅心愿,都成了重中之重。励志也好,专情也罢,林家班三兄弟与国粹昆曲的情缘,或许是《似水流年》割舍不掉的。但拥有智慧、野心、正确的方向,才能完成师父的遗愿,这里故事编得很精巧,包括筹款盖旅游区的设计,高潮戏昆曲大演奏,都很热血励志。
岁月在变,社会在变,环境在变,容颜在变,一切似乎都在改变。而人的情怀,那藏在内心深处的追求,永不会变!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角,去看民间老艺人林翰文为昆曲国粹倾尽一身,还有三个血昆曲的年轻人经历了理想和信念的冲击、失落和迷茫,都有着各种青春的经典记忆,这些《似水流年》都做得淋漓尽致,颇具观赏性。
我们并不想看到更多的青年导演早早在金钱的利刃前举手投降,而是要有站起来的勇气,用电影来传承昆曲这样国粹艺术。充满回忆杀的《似水流年》有着意义非凡的魅力。
收藏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