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是我唯一一部看过3遍以上的电影。从高中时期看第一遍,到大学之后的重复观看,我从中明白了希望与自由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对生活的判断。当然,也触类旁通的帮助我理解了宗教信仰和人生信念。
这篇文章中,我并不打算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去评价电影,而是借用电影的故事框架来阐述我对“希望与自由”的理解。
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因为被误判为无期徒刑进了肖申克监狱,他不想为一个错误承担惩罚而在监狱中渡过余生。于是策划了一个长达二十年的越狱计划,期间经历了监狱犯人的性侵、狱卒的欺压,以及典狱长的迫害与利用。
在这个漫长的逃狱计划过程中,他借助狱友瑞德的信任与帮助,以及个人的学识和能力,不仅成功在狱中存活下来,还帮助狱友赢得了外出务工在天台喝啤酒的机会,帮助监狱建立了图书馆,甚至通过给典狱长做账“偷天换日”般成为了隐形富豪。
最终安迪逃狱成功,张开双臂站在臭水潭中,赤裸上身迎接倾盆大雨拥抱自由的形象,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那是二十年为希望而活的印证,那是一个人真正拥有自由后的呐喊,那是生命最崇高的力量。
当然,这是电影里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在小说中就精心布局好的。所以电影中安迪逃亡的故事不仅励志而令人震撼,同时许多的细节铺垫和严丝合缝的呼应也让观众被电影完全限制思考。
可以说,《肖申克的救赎》这碗鸡汤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让人喝完后产生再来一碗的冲动。
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电影《巴比龙》,这部电影根据真人事件改编,也是讲述一个人因为被误判入狱,最终越狱成功的故事。巴比龙最后从恶魔岛上告别狱友,一个箭步从悬崖上跳下布满阳光的大海,仿佛迎来了重生。
这部电影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区别在于越狱桥段频繁,巴比龙主要依靠狱友的帮助和自己对于监狱生活的强烈抵制,而非安迪那样强大的个人能力,而且他是在连续越狱失败三次以后,第四次才取得成功。
从电影剧本角度对比两部电影,显然《肖申克的救赎》更吸引人。但从故事角度对比,《巴比龙》却更加真实可信,更能诠释希望与自由。
如何理解希望与自由?
在我看来,希望是在对生活失去一切信心之后,所保留的对生命的热情。也就是说即使负债累累、受社会遗弃也依然让自己的生命保持健康,保留“革命的本钱”然后寻找机会去革社会所赋予给我们的“命”,这是希望。
而自由,则是打破一切限制,只遵循生理本能(大脑思考)需求,然后对所有反对自己的事物进行抗争。这不仅包括对外界社会价值批判,还包括自身既有的价值观和习惯桎梏。
如果说安迪最终越狱成功换得了一种自由,那二十年在用刻刀挖洞的过程,以及反反复复写信、给典狱长记账等行为都无疑是一种行为限制。只是,那些自由的代价是为越狱成功的终极自由在服务。
因此,在电影中,希望是永久存在,而自由是相对存在。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杀,那么在他临死之前,希望便完全失去;而一个人如果选择日复一日的做一件事,那么他肯定是在追寻“日复一日”之外更大的自由。
因此,希望的底线是死亡;自由有上线,却没有底线。
《巴比龙》中的主人公巴比龙接受了两次单独监禁,监禁期间不许和任何人说话。第一次是两年,第二次是五年,他都挺过来了。第一次是因为对爱人的思念和狱友的鼓励,而第二次则是因为越狱失败后对人性报以失望,仅剩下生命本能的希望。
在巴比龙身上,自由本身的矛盾非常明显。一方面他每次逃狱前都没有经过很长时间的计划,而是越狱念头下的“临时起意”,或者说看到一个机会就去想办法抓住,然后尝试,但很快又被抓住。
他入狱之前是个混混,逃狱的方式也像极了一个“投机分子”,他不像安迪那样去做长远计划,也不像很多犯人被“体制化”,而且他的生活也没什么习惯桎梏可言。
在巴比龙身上,自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表征,希望才是不断尝试和活着的根本。
通过对比两部电影中的安迪与巴比龙,一个入狱前是银行家,一个是街头混混;一个隐忍谋划,一个冲动随意;一个为更大的自由装作被体制化,一个不曾思考过自由,也不曾被体制化。
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都不曾失去希望。
收藏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