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京味儿戏见长的北京人艺舞台上,李龙云编剧的《小井胡同》有着独特的地位。这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一直被誉为“解放后的《茶馆》”。新世纪重排后,导演杨立新经过7年打磨,这一版27日起再次登上首都剧场舞台,用生活的细节展现北京胡同普通百姓的三十载非凡岁月。
《小井胡同》写于1980年冬,作家以自己从小在北京南城胡同的生活为原型,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小井胡同的老百姓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30年间所经历的生活变迁与命运坎坷。
1985年2月,《小井胡同》在首都剧场首演并连演112场。作品以众多鲜明的人物和淳朴风趣的语言成为一部展现老北京生活风貌的现实主义京味儿话剧代表作。
“这是一部歌颂老百姓的话剧,更是一曲有关人格尊严的悲歌。剧中那些可笑之处,让人笑中带泪,笑过之后是一种悲伤。”北京人艺剧作家郭启宏说。
2013年,该剧重排演出,首演中扮演“小力笨儿”的杨立新担任导演。如今时隔7年再次演出,杨立新说,从生活中来、让生活的细节充实老北京的生活,是《小井胡同》好看、耐看的原因。
“戏全在细节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情节推动全是靠细节堆出来的。”他说,“虽然演出了很多轮,但每轮再排,这些‘犄角旮旯’都得具体排。比如说开场的时候,我说大家都别站定了不动,因为这是在大冷天的一个胡同里,演员容易把它当成舞台,站在那说话,但我会强调,这是一个胡同,三九天人不可能踏踏实实待得住。”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