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一天,正好等了463天。”在电影《八佰》的云首映礼上,华谊兄弟副董事长王中磊说。“463天里,每一天,‘八佰’这两个字都会在我的脑子里、在谈话中被提到,没有一天没有过。”话语间,这位电影出品方兼总制片人,几次哽咽垂下了头。
昨天(8月14日)《八佰》正式开启点映。根据猫眼数据,《八佰》以3.5%的排片占比、33.5%的上座率,换回了1433万票房。虽然票房上被同日重映的经典老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以下简称《哈利·波特》)领先,但是超过了同期上映的新片《绝地战警:疾速追击》(以下简称《绝地战警》)。
这个成绩是让人振奋的,《八佰》以点映相对少量的排片,换回了千万票房,背后透露的是电影市场对国产大片的期待,也是票房市场对《八佰》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八佰》点映之后口碑迅速溢出,目前豆瓣评分人数达到2.1万,评分8.3分,电影登上豆瓣实时热门影音榜单榜首;而猫眼评分达到9.4分,淘票票评分达到9.3分。
毫无疑问,《八佰》作为疫情后电影市场的“开路先锋”,第一波口碑已经打响,热度还在持续发酵。《八佰》首映当天,猫眼想看人数增加超过1万,累计超过40万,登上猫眼一周内地想看榜TOP3。
另一方面,随着电影口碑热度上涨,电影行业对《八佰》的票房成绩有了更大的信心。灯塔数据显示,媒体对《八佰》的票房预测平均值达到14亿。电影云首映礼上,导演陈思诚说“这样的电影就应该在电影院看,如果它不在电影院看,就太对不起电影这两个字了。”《八佰》正式上映之后,票房预测范围或将进一步飙高。
作为《八佰》背后最大出品方的华谊兄弟现在或许能够稍稍安心,这部被视为“救命稻草”的电影并没有让人失望。
第一部国产大片入局,《八佰》能否打开“血路”?
“《八佰》会有井喷式的观影和票房。只有《八佰》这个电影可以担起复兴的重任。当这个电影可以达到20亿、30亿的票房,当全世界的影院都处在艰难时期,这部电影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会让世界电影人振奋。《八佰》的品质担得起这么大的关注。”这是导演冯小刚对《八佰》的票房预测,不难看出其对电影内容的认可和票房的信心。
也不难从这段话里感受到《八佰》一直以来携带的各种象征色彩。去年夏天,《八佰》是“华谊兄弟的救市之作”“国产口碑大片”,今年《八佰》宣布定档之后,它成为了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下场的国产大片,被视为电影市场加速复苏的希望。
电影市场对于《八佰》的期待与情感寄托或许超过了电影本身,它不仅仅是一个背负了票房期待的电影,某种意义上它身上还有着上游电影公司对中端宣发、下游院线发行的不可言说的情义色彩,不少影院工作人员听见《八佰》定档的消息,感觉像在绝境中看见了曙光,嗷嗷待哺的影院等到了“新粮”。比起春节期间决定转向线上放映而遭到院线抵制与非议的《囧妈》,《八佰》的定档就显得有情有义得多。
电影行业有从业人员对《八佰》的票房预计是保守10亿或者15亿,虽然没有冯小刚的胸有成竹,但是业界对《八佰》的前景是看好的。这也是有现实依据的,在《八佰》正式开启点映的前一天,多家媒体报道,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在内的全国多地影院已收到上级通知,自8月14日起将影院上座率上限由30%调至50%,超过两小时时长的影片放映不再安排场间休息。
虽然依旧没有让影院恢复到正常营业状态(如爆米花、饮料等依旧停止售卖),但上座率如果真正提升,那么影院的票房焦虑就会减少不少。此前影院有序复工,电影局规定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这个限制看起来似乎对一般电影并无太大影响——2019年我国影院上座率仅11%——但是限制了电影黄金场的票房收入,此前如《战狼2》《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现象级大片,上映一星期内黄金场最高上座率超过了70%。
上座率不超过50%或许依旧会对单场票房产生一定影响,但是限制放宽,必然对观影人数和票房收入有帮助。
同时票房市场的状态在逐渐好转。根据中国电影票房数据,昨日电影大盘单日票房达到6244万,这其中重映的《哈利·波特》与《八佰》起到了推助作用,虽然票房水平与去年8月同期还有差距,但是市场在迅速复苏。猫眼数据显示,截止8月13日,全国复工影院达到8318迦,复工率达到73.3%。
截至写稿时间,电影大盘尚未超过6000万,新片《绝地战警》票房表现平平,《1917》《星际穿越》已经出现疲态,剩下《哈利·波特》撑起大盘。显然,一部电影不能够完全刺激大盘,市场在期待更多电影入场。
这或许也给了《八佰》一个过渡时间,8月19日迪士尼动画电影《1/2的魔法》也将上映,与《八佰》同期上映的还有环球影业的《魔发精灵2》,随后是七夕档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小妇人》《荞麦疯长》等电影,票房市场将进一步复苏。
《八佰》的出现,是行业众望所归。冯小刚说,“在疫情影院停摆这么长时间之后,影院一复工,我们国产电影的开路先锋是《八佰》这部电影,这也是管虎和《八佰》,与中国电影观众的特殊的缘分。”这是很重要的缘分,这个时机这个场合,一部电影,从行业到观众,都希望它未来美好。
《八佰》部分影院买断式发行,华谊兄弟的“保险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八佰》点映票房和口碑发酵的同时,《八佰》与影院之间的发行模式也引起了公众注意。
早在《八佰》正式点映之前,行业内就有消息透露,这次《八佰》的发行模式除了传统的分账模式外,还进行了买断式发行。坊间消息显示,部分小影院需要向片方支付20万左右的资金来获得放映权,部分更小的影院可能无法获得《八佰》密钥。
《八佰》点映后,有媒体采访影院进行了消息跟进,电影点映具体的发行规则出现。
参与《八佰》8月14日首轮点映的影院,需要年票房在1000万元以上(根据2019年电影院的票房数据);8月17日-19日的点映,部分票房在200万元以上的影院可参与,每天只有1-2个厅参与,每个影院只能放映1-2场;8月21日电影正式上映时,年票房在200万元以上的影院,实行正常分账方式放映电影;票房在200万元以下的影院,按上年实际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额,在8月19日前将该笔保底费预交给发行方指定账户,才能放映该影片;部分在上年度因截留票房等被处罚过的影院,无论票房高低,都必须按比例预交保底金额。
这种发行模式自然让一部分小影院不满意,疫情冲击对影响严重,很多小影院无以为继,等着大片救场,但发现大片发行有一个筛选过程。
对于华谊而言这是提前为自己上了一份保险,国内县城级别小影院,运行管理并不规范,一方面存在偷票房的情况,一方面疫情后运营并不稳定。保底金额有一定的门槛作用,无法支付保底费的影院无法放映《八佰》,而华谊也在电影放映前提前回收了一批资金,减少影院放映后无法回收收入这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影响。
而会采取这样的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八佰》背负的期待太大了。电影市场期待它能掀起观众观影热潮,让迟迟不来的“报复性观影大潮”出现,华谊兄弟作为电影公司和出品方,则是背水一战。
据了解,从《八佰》宣布定档到点映,华谊兄弟股价几番上涨,截止今日收盘,华谊兄弟上涨1.11%,而2020年,所有人谈起华谊的公司状态,都不免眉头一皱。华谊的两大难题依旧艰巨,一方面是资金,2020年Q1,华谊兄弟总负债为58亿,资产负债率高达54.38%。今年上半年,无论是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2.2亿港元卖房“救市”,还是华谊从阿里影业、腾讯等获得的22.9亿定增,与招商银行合作获得15亿授信,华谊兄弟的资金状况依旧窘迫。
另一方面是华谊的退市危机,在2018年和2019年累计亏损近50亿后,今年如果华谊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公司将面临退市。今年电影市场已经过快三分之二,目前行业的期待都压在了国庆档,对于华谊而言,选择8月上映的《八佰》是一次赌博。
《八佰》的点映是成功了,接下来不管是电影市场还是华谊兄弟,都希望《八佰》能有更好的成绩,让电影行业这个漫长的寒冬,真正过去。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