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之前《清平乐》的剧情说到,张妼晗为了让她的伯父张尧佐担任宣徽使一职,就去找仁宗要官。仁宗心中虽然生气,但还是答应了她的要求。这也将是《清平乐》中仁宗应允张妼晗的最后一个要求。
仁宗同意让张尧佐担任宣徽使,可是朝中的大臣们不同意,大部分臣子们都认为张尧佐德不配位,是无法担任宣徽使一职的。再有就是仁宗实在是太宠爱张妼晗了,这将会是未来后宫干政的隐患。
不过仁宗在宣布完“任张尧佐担任宣徽使”这个消息后,就散朝了。于是那些反对的大臣们就跑到了殿后找仁宗进谏。其中带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包拯。包拯的出场,也算是让《清平乐》沉静了许久的弹幕,终于活了过来。
在《清平乐》开播之后,很多不太了解宋仁宗历史的观众都或多或少地查了一些他那个时期的资料。发现除了范仲淹、欧阳修、晏殊等一些中学时期学过的宋朝文章的作者,都是在宋仁宗同一时期之外,还发现了在民间赫赫有名的包青天包拯也是这个时候的人。
不过包拯在历史上可没有范仲淹、欧阳修、晏殊他们的名气那么大。而现在大家之所以更知道包拯,而不了解范仲淹他们,主要都是小说《三侠五义》惹的祸。
因为《三侠五义》中的故事比较经典,关于包拯这一段故事就被很多人拍成了影视作品。之后就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还有就是包拯长得黑,头上还有个月牙。
但其实《三侠五义》中的故事都是假的,就像“狸猫换太子”,很多观众也是在看过《清平乐》之后,才知道“狸猫换太子”就真的只是个故事而已。不过这并不影响观众们对于《清平乐》中包拯的期待。
终于在最新的剧情中,大家念念不忘的包拯终于是出现了,而且一出场就给仁宗一顿批评。而且在谏言时,因为实在是太义愤填膺了,所以唾沫星子都溅出来了,当时仁宗就站在他面前,让仁宗好一阵躲闪。
这一段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很多观众也很期待这一段。确实,这一段让人看了也是颇有意思。不过观众们对于这一段满意的同时,还有一件更在意的事,就是包拯额头上的月牙呢?
就跟之前说《三侠五义》中的故事一样,包拯额头上的月牙也是假的。包拯可能确实长得黑了一点,但额头上从来没有过月牙。所以观众们好奇《清平乐》中的包拯头上为什么没有月牙的问题,也就解释清楚了。
一边是朝臣的进谏,一边是张妼晗的苦苦相求。仁宗在这中间纠缠了好久,最后终于是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仍然让张尧佐担任宣徽使,但这个宣徽使只是个职称而已,并没有任何的实权。跟自己的舅舅当初一样,只让他们在官职上享受富贵。
张妼晗原本打算“让张尧佐担任宣徽使一职,然后在宫中帮助自己”的计划,就这样被谏官们给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包拯虽然就出现了一场,也仍然是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不知道《清平乐》之后,还会不会有包拯的戏份了?
收藏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