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塬上来》剧照
6月的阳光下,陇东黄土大塬枝青叶绿,翠色欲流。新修的文化广场上,一场迟来的婚礼正在进行,当父亲田福财郑重地将女儿的手交到比她大20多岁的李军平手中,众人高兴得热泪盈眶……随着最后一个镜头的拍完,精准扶贫题材电影《风从塬上来》正式杀青。
这是一部基于当代农村变革的艺术创作,也是一部观照农民心灵裂变的精神史诗。影片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革为背景,通过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和人们精神追求的不断变化,反映了产业扶贫和思想扶贫、乡村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碰撞给广大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
电影《风从塬上来》由庆阳五谷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甘肃大河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创作团队以甘肃本土力量为主。
制片人何伟多年来扎根陇东大地,推出了《凤凰沟的春天》《红盾先锋》《岛囧》《上南梁》等多部作品。编剧路月明,是庆阳本土成长起来的剧作家,以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先后创作完成电视连续剧《岐黄传》《义渠王传奇》。看到家乡在精准扶贫中日新月异的变化,两人都有创作一部反映乡村振兴题材影片的心愿。2016年,身为扶贫干部的编剧路月明接触到了这样一个素材:一位来自北京的企业家,在宁县吝店村进行农业生态园建设,8年来,通过慢慢打交道,他从听不懂当地方言到真正融入农村生活,一路成长和蜕变,思想与情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人也完全接纳了他。于是,就以此为主,在参考众多致富带头人、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先进典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创作了剧本。
徐鸿钧,是从我省走向全国影坛的导演之一,多年来,执导拍摄影视剧40多部、纪录片20多部,其中《高原骑兵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华锐嘎布》《拉卜楞人家》《走进香巴拉》等为观众耳熟能详。他对农村题材影片并不陌生,2011年4月,执导了影片《凤凰沟的春天》,但他这次走得更远。当他看到剧本后,就深入宁县当地采访、踩景,经过与其他主创人员的沟通,将故事定位到个性化的人物塑造上来,以精准扶贫为主,以乡村爱情为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宁县吝店村扶贫干部杨小刚经常以网名“风从塬上来”发布扶贫日记,同学田玉洁和她的企业家丈夫李军平看到后被感动,李军平决定随妻子一起回农村发展。他们的到来,在这个小山村掀起了轩然大波,田玉洁的父亲田福财不能接受女婿比女儿年龄大许多,更不能接受女儿放弃城里的工作回村种地,便将女儿关了起来,并将李军平赶出了家门。扶贫干部杨小刚将李军平拉到村部,两人彻夜长谈后成了朋友。在杨小刚的帮助下,李军平决定流转土地。村主任王兰得知后表面上支持,背地里却挑唆李虎娃和田狗锁从中作梗。面对艰难选择,在杨小刚和老党员李满堂的帮助下,李军平和田玉洁坚持了下来。村头的老井干涸,村民吃水困难,李军平出钱接上自来水,取得了村民信任。李军平在苹果园套种黑枸杞成功,通过电子商务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外地客商纷纷来吝店村参观投资,黄土高原又迎来了一个改革的春天。田福财也接纳了女儿女婿,决定给他们补办一场婚礼……
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出现了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佳作。这些影片,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视角特效的升级和艺术手法的创新而使影片焕发出打动人心的光芒。电影《风从塬上来》也是基于这样的创作方向,力求通过艺术手法的创新和商业化的表达,使其走心动人。
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该片坚持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使人物群体在历史变革面前对各自的生活追求做出抉择,让他们平常的乡村情结在激荡的历史脚步中变得激情和生动。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一个群体,通过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展现他们的思想交锋,追寻外来建设者如何与乡村融为一体以及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如何走向振兴,群像式地刻画农民,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思想宏大,留下很多让人解读和深思的空间。
2018年5月18日,电影《风从塬上来》在宁县吝店村开机拍摄。主要演员由文江、孙逢苑、肖利滨等担纲,还启用十余位来自陕甘两省的演员,使影片在人物形象和语音语调上更接近西北特点。
该片在服装、道具、音乐和场景布置上,都最大程度地还原当代农村面貌,突出地方文化元素。
井台既是农村人家汲水生活的地方,也是人际交流、信息传播的中心,摄制组在村子里几户人家之间的打麦场上专门搭建了古朴的井台,作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
此外,该片还将唢呐等元素运用进音乐中,使之渗透着浓浓的地域味道。
收藏来源:搜狐 电影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