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这一次,终于不演精英了。
《如果岁月可回头》是接档《安家》的重头戏。李宗翰前脚还是安家天下的副总,后脚又成了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差不多的发型,差不多的西装,稍不注意看,还以为他演的是同一部戏。
当靳东突然出现,露出他那60cm的睿智头围,才会让人猛地醒过来,哦,原来是人生导师的专题网课又要开讲啦。
可能是怕大家听课听得犯困,靳东老师提前打了预防针,他说,“我以往演的都是行业大佬啊,社会精英啊。这个人物,首先在人物设置上就有很大不同,他很贫穷。我们这个戏,主要是要讨论人与人情感之间的问题。”
靳东说得很委婉,其实这就是一部低配版的《恋爱先生》,依旧是靳东和李乃文、李宗翰三个男人一台戏,上一部还是都游戏人间的PUA,这一部就集体被离婚。三个男人的名字很说明问题,一个姓白,一个姓蓝,一个姓黄,加在一起,可不是绿得发光?
从人设来看,靳东演的这个白志勇,确实要比他以往的角色都要惨淡一些。40岁的时候,妻子突然要离婚,自己又喝醉酒把工作搞丢了,生活陷入了典型的中年危机。
我印象中,上一个演失婚loser,演得活灵活现,还是黄渤。《心花路放》里,他演的中年男人耿浩,也是突然被离了婚,心有不甘跑去盯前妻的梢。
没勇气上门,耿浩只能在楼下等人。他穿一件脏兮兮的帽衫,戴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低低的,蹲在地上一边抽烟,一边猛灌自己啤酒。看上去,就像一个缩头缩脑的扒手。
终于等到那个和前妻相好的男人出现。耿浩冲上去,想用啤酒瓶爆男人的头。一个迟疑,男人转过了头,问他,“哥们儿,有火吗?”耿浩假装没听清,含糊地问了一句“啊?”但还是在牛仔裤里摸摸索索,掏出了个打火机。男人把头凑过来,耿浩哆嗦着按了几下打火机,都没打着火。
连台词都没几句,只是这么几个动作,黄渤就把离婚男人的失婚落魄演得很生动。不在乎形象,也不在乎脸面,你会相信,这个耿浩,是真的贫穷,穷得连自尊都不值一提。
再看靳东演的这个白志勇,人到中年,依然活得很任性,也很潇洒。第一集他就和前妻爽快地把婚离了,接着就像花蝴蝶一样开始各种攒局,今天泡酒吧,明天玩快闪,后天还玩街头涂鸦主题派对。
他还给自己的玩乐找了很正当的理由:“不刺激,所以没劲,所以平庸,所以不年轻。”
哪是什么失婚loser,分明就是重归单身的钻石王老五啊。穷,是不可能穷的,落魄,也不是真的落魄。看得出来靳东在这部戏里努力地想要接地气,演一个普通人,梳得很光溜的大背头放下来了,不穿西装也不混CBD了,就连逼格也经历了消费降级。《精英律师》里,他的业余爱好还是品红酒抽雪茄打高尔夫,到了这一部戏,业余爱好就变成了打扑克和喝青岛啤酒。
但是这种亲和力,也就仅仅就停留在妆发层面,骨子里,还是那个骄傲的靳东。
谁见过穷人起床穿着成套的真丝睡衣,住在美式装潢的电梯高层里?光是白志勇家里的开放式厨房,真皮大沙发和一整面墙的陈列柜,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
谁见过失业的穷人第二天就参加了澳洲豪华旅行团?坐飞机都选的前排座位,看起来不是头等舱也是商务舱,到处吃吃喝喝,还一口气买了37枚古董钱币送给前妻。
回国后,白志勇也不急着找工作,每天就是约着男人帮一起泡吧喝酒,而且还是那种窗明几净富丽堂皇的鸡尾酒餐吧。三个人蹦个迪唱个K也要点个大包间,还能招呼一堆年轻妹妹陪着玩。
横看竖看,愣没看出靳东所说的“他很贫穷”到底穷在哪?我以为,一个出门都还记得往衬衫领口塞一块小方巾的男人,断然没有遭受过中年生活的凌迟和撕扯。
还记得靳东演《伪装者》的时候就说过,他不接古装,不拍偶像剧。因为,学了四年的莎士比亚、契诃夫、莫里哀、斯坦尼拉夫斯基,靳东琢磨的是,“戏剧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琢磨着琢磨着,他就走进了高处不胜寒的空中楼阁。他演的角色,总是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隔着很远的距离。想要追求高级情趣的他,一直都在重复着同一种成功人士的人生:活得倍儿通透倍儿深沉,顿句点头之间,都有着一种洞若观火的智慧与冷静,对自己和他人的人生都有完全掌控。
即使现在演一个离了婚失了业的普通中年,靳东还是低不下那高贵的头颅,不现怂不露短,照样逼逼叨叨给蒋欣演的江小美当人生导师。
江小美问他,“你和你前半辈子唯一经历过的女人离了婚,惆怅吗后悔吗?”一旦看到对面求知若渴的眼神,靳东的导师人格,马上醒来。“弱智问题!失去婚姻不惆怅的,是机器人。但凡是能失去的,说明从未真正属于过你,所以,不必后悔。”
点头,顿句,节奏全都掐得十分精准,语毕,抿一口酒,独自沉醉,典型的靳东式flow。
角色没有新意,剧本也很老套,讲的无非就是三个中年男人在经历了婚姻危机之后,开始找寻自我,反思人生。自编自导的张建栋说,剧本是他有一次去欧洲旅游飞机上看电影看出来的灵感,创作的时候参考了身边很多的朋友同学。
怎么港呢,这种即兴发挥照搬他人的故事,往往都徒有皮毛,没有血肉,假模假样的还原生活,实际却是中年杰克苏的白日幻想。剧里的男人没一个看起来是过日子的人,还全都是婚姻的受害者,不是被老婆绿了,就是被老婆嫌弃。而且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无辜得像个孩子。
真想建议导演少看点电影,多采访下普通人的人生,可能会更实在。中年男人在想什么?知乎有一个3万的高赞回答,第一句就是,“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三件事,养活俩儿子,养活俩老人,养活自己和媳妇。”
一直以来,我国编剧似乎都对“男孩”这个词有误解,总是喜欢把大男子主义、没有责任感、这种致命缺陷跟孩子气这种东西联系起来,最后都归结到一句话就是,“男人到老都是个孩子。”即使他们有这般那般的不对,也是因为还不够成熟。
早前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快50岁的果静林演的大男孩,把风衣领子竖起来,在几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这就是男孩的天真与无邪。
《男人帮》里的几个男人凑在一起插诨打科,看起来很幽默风趣,结果说来说去还是撩妹泡妞那点事儿。
《老男孩》里,刘烨一直自诩是心理年龄只有25岁。25岁的人,就可以一周不洗袜子马桶从来不修连菜都不会烧,对前妻跟儿子都毫无责任感,心安理得的游戏人间?
还有靳东演的白志勇,一直认为是婚姻束缚了他的自由,“我就认为无拘无束是最重要的,我不愿意小心翼翼忍气吞声地过一辈子。”四十岁的他,也可以跟四岁孩子一样,出口就是儿歌:“我离得好离得妙我离得哈哈笑。”
当然,我也知道,老套的电视剧,必然有一个老套的反转。白志勇在经历了种种不靠谱不着调之后,最后一定会恍然大悟前妻离婚的用心良苦,然后给自己盖章,“我成长了!我懂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
但现实是,这种老男孩,一辈子都不会自省,也不甘愿老去。马照跑,舞照跳,就算是80岁,他也会握着18岁妹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你看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中年男人莫名其妙的自信,有时候真的让人困惑。就像黄晓明非要演耽美,靳东非要演loser,来证明自己是不断进步的。倒不如换一下,靳东演耽美,黄晓明演失婚,想看的人可能会多一倍。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