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武校,失意者的避难所,清醒者的牢笼。
不难看出,这所武校就是我们的社会。
失意的人麻木逃避,而违反大众意愿的清醒者成了异类。
他们表面上是对立的,而实际上,他们只是一块生锈的硬币上的两面。
导演讽刺的是这个社会,也是观影的我们,也是导演自己。
影片有许多有趣的次要人物和环境人物,有几个情节点加入这些人物而产生的一种黑色幽默,非常有趣,只是略显青涩和生硬。
同时有几个次要人物,似乎变成了影片中的报纸风筝,人物所带的符号纸片化,过于轻薄,失去某种质感。
最不喜欢的地方,是整个影片前后的脱节。
小男孩这条叙事线和语文老师这条叙事线相互之间是孤立的、割裂的,两者在叙事上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导致有种前后脱节的割裂感。
这两者,就单个镜头的戏剧性来说确实是特别充实和到位的,但一场戏下来,却让人感觉并非是一个整体,主次凌乱,成了一个个脱节的片段。无论是剧情还是情绪。
以至于会出现小男孩是主人公的错觉,尔后又会认为对语文老师的着墨是否过浓。
影片给人的感觉不是双主人公,也不是单个主人公,而是两个主人公的混乱交替。如果主人公是语文老师的话,那么影片前半部分对小男孩这条叙事线的视觉造型呈现上是否应该有所调整呢。对小男孩的人物刻画和情节描写应该是要服务于影片整体的叙事内容,从而去设计的视听语言。
这不禁让人怀疑,导演自己的想法是否是模棱两可而摇摆不定的,是否过于贪心而失去对影片完整感的把控?
收藏来源:豆瓣烏面山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