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韦斯·安德森执导的第十部电影《法兰西特派》发布首个预告片和剧照,从这些物料可以看出《法兰西特派》延续了导演韦斯·安德森的典型风格:对称式“强迫症”构图,考究的画面色彩,荒诞幽默的故事,超豪华演员阵容。
该片是一部虚构的关于新闻以及媒体人的故事,韦斯·安德森自青少年时期就是美国著名知识、文艺类综合杂志《纽约客》的忠实读者,因此影片《法兰西特派》便是以这间他钟爱的杂志社为蓝本创作的故事。
据悉,《法兰西特派》的制作预算为2500万美元,与其前作《布达佩斯大饭店》预算相同,并且定级为R级。影片计划于7月29日在北美上映,并有望角逐戛纳电影节。
[故事
主题
讲述十年间最棒的三个故事
《法兰西特派》被称为“一封献给记者的情书”。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法国一个叫“无聊至极”的小镇,这里的记者站要发行一份美国杂志的最后一期,全片由多个小故事交织构成:一切始于一个假期,杂志编辑阿瑟·霍维茨将旅行系列专栏转型为《法兰西特派报道》,每周报道国际政治时事、通俗艺术,以及各种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同时他集结了当时最优秀的驻外记者,组成自己的团队,决定发行一份纪念刊,重点介绍过去十年间最棒的三个故事……
韦斯·安德森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故事很难解释,是关于驻法国的美国记者费心打造一份杂志,新闻工作者为了自己真心想写的文章而奋斗。这不是一部讲言论自由的电影,但当你论及记者,当然也会谈到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
此次《法兰西特派》的剧照由影片中的原型美国杂志《纽约客》发布,剧照中有黑白、彩色和不同的画幅比例,有推测该片不同的故事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画幅。而该片的海报也与1947年的《纽约客》一期封面用了相同的设计风格。
故事1:《具象的杰作》
被判终生监禁的艺术家(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以看守(蕾雅·赛杜饰)为缪斯作画。艺术经销商(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想要买下他的画但遭到拒绝,该画引发巨大轰动。
故事2:《修订宣言》
革命学生们(“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等饰)以自由为目标而奋斗,并在“五月的事件:一本巴黎笔记本”的启发下,撰写了两篇文章。
故事3:《警察局长的私人餐厅》
奈斯卡菲中尉是警界的烹饪高手,一次偶然机会,他成功破获了一起绑架案。
演员
五位奥斯卡得主与“甜茶”加盟
《法兰西特派》的演员阵容非常豪华,包括5位奥斯卡奖得主: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蒂尔达·斯文顿、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艾德里安·布洛迪,以及5位奥斯卡提名者: “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西尔莎·罗南、比尔·默瑞、威廉·达福和鲍勃·巴拉班。
与韦斯·安德森9次合作的比尔·默瑞说道:“我去法国拍摄两天,每个人都好像是走进了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中一样,有人在看书,有人在听音乐,还有人聊天吃羊角面包,整个体验像梦一样。”
年轻演员部分,这是西尔莎·罗南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与韦斯·安德森的再次合作,也是她与蒂莫西·柴勒梅德继《伯德小姐》和《小妇人》后的第三次合作。同时加盟影片的还有凯特·温丝莱特、爱德华·诺顿、杰弗里·怀特等明星。
影片的幕后阵容则仍是韦斯·安德森的金牌班底:摄影师罗伯特·约曼,作曲家亚历山大·德斯普拉,剪辑师安德鲁·韦斯布鲁,服装设计师米兰拉·坎农诺等。
比尔·默瑞:饰杂志《法兰西特派》编辑阿瑟·霍维茨,灵感即为《纽约客》创始编辑哈罗德·罗斯。
欧文·威尔逊:饰法国通讯社编辑部成员,灵感来自作家约瑟夫·米切尔。
艾德里安·布洛迪:饰艺术经销商杜文勋爵。他是S.N。贝尔曼1951年为《纽约客》撰写一篇六部分简介的主题人物。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被关押艺术家。
蕾雅·赛杜:饰负责看守托罗的监狱警卫,同时也是他的灵感缪斯。
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饰记者卢辛达·克雷门茨,该角色灵感来自马维斯·格兰特,后者在1968年写了一篇关于法国学生起义的文章,分为两部分。
蒂莫西·柴勒梅德:饰革命学生齐弗雷利。
视觉
仍坚持高饱和色彩度和对称镜头
从1996年的《瓶装火箭》开始,韦斯·安德森始终坚持着自己天马行空的脑洞和高级丰富的幽默感。同时浓郁饱和的色彩度和几乎完全对称的镜头也成为了他电影的标志之一。
色彩:在《法兰西特派》中,延续了以往画面色彩的大块度配以同色系的倾向,以此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画面层次感。画面光线更加柔和,明暗差度低,呈现出几乎没有阴影的色彩效果。
构图:对称性构图在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依靠线条呈现出平行效果,并与观众直视。
景深:即使拍摄景物,韦斯·安德森也会将前后景压缩,呈现出类似浮雕般的“平面效果”,这也是他的电影画面更接近儿童绘本的视觉的原因。
画幅: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画幅的变化也参与了影片表达不同时间的叙事,《法兰西特派》中的特殊画幅,也延续这一作用。
收藏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