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凭借《看不见的客人》一鸣惊人,在遥远的中国收获无数粉丝,靠是对经典推理片的谙熟,尤其是铺垫悬疑的扎实功力。而到了这部新作《海市蜃楼》,保罗又展现了他对更硬核的科幻母题——“时空穿越、改变历史”的重新解读,在传统的犯罪现场上挖掘出了平行宇宙和蝴蝶效应,让两个时空的男女上演了一出情感抉择的悲喜剧。
对于喜爱科幻片的影迷来说,跨时空对话的“强设定”早就不陌生了,譬如前两年大热的日本动画《你的名字。》,好莱坞就更多了,远的不说,近的就有诺兰的《星际穿越》。国内这两年也有部《超时空同居》,反正都是基于所谓“虫洞”理论,可以让不同时空、不同维度的人直接交流,方法有多种,效果都很惊艳。而《海市蜃楼》里选择了老式摄影机和录像带,让三十年前的男孩和三十年后的年轻母亲对话,其实可以看作是视频通话的变种,但同样也改变了历史,前后创造了三条时间轴。
一切都是源自杀人命案,《看不见的客人》里是多次反转,不同证词、不同现场重现;《海市蜃楼》则没有那么复杂,全片就只有男孩尼克看到的现场,只不过第一幕只是远观,到后来才补充了杀人和碎尸细节,并没有真正颠覆。也就是说,关于邻居杀妻这个事实,从影片一开始就是确定的,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但导演还是能把偷窥的视角处理得惊心动魄,这就是营造气氛的水平。这种处理方式有点像《神探可伦坡》和《古畑任三郎》,导演一开始就交代了犯罪和罪犯,剩下的剧情则是带领观众去深究犯罪动机,如何抓住罪犯,并让他招供,这才大快人心。
至于《海市蜃楼》里的犯罪动机,包括善后处理,随着剧情发展反而成了次要因素,观众甚至可以不关心这个老套的家庭情节剧设计,而把最大的悬念集中在女主角维拉身上。这一切都是情感推动的,说得更细致些,就是唯一的母爱在牵动着所有人,看维拉如何“找回”自己的女儿。这种不离不弃,为子女奋不顾身的母爱,倒是和《看不见的客人》最终的主题一脉相承。情感在这部影片中的分量太大了,甚至超过了犯罪追凶本身,毕竟导演从一开始就透露,维拉为了女儿甘愿放弃颇有前途的事业,而如果这些突然不存在了,换成了医生的头衔和另一个爱人,她始终难以接受。
因为救了三十年前的男孩而改变时间轴,导致自己的生活轨迹全变,最爱的女儿也不存在了…这让人想到《机器猫》里的某一集——你更改了历史的某个点,就必须用另一个等量的点来补偿;而在英国人那部《时空恋爱旅人》中,也有过穿越后导致儿子变女儿的喜剧场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可控,这本就是“蝴蝶效应”最有趣之处。当然,哆啦A梦和蒂姆一家是开了黑科技,心意所想随便穿越,《海市蜃楼》里的维拉可没那么轻松,本来就是意外链接了时空隧道,而且还是三十年一遇的雷暴,她必须在雷暴结束前做出决定,到底选择哪种生活,此时的命案反而成了工具。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时空交织,保罗的剧本颇为严密,就连“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夜”也不只是时代背景,到后面还配上了情节逻辑。而对于维拉来说,表面上“完美”的丈夫戴维,也不仅是在另一个时空里暴露了自己的本性,这也可以看作导演在试探“爱情”的真实性,贡献了电影中为数不多的笑点。阿德里亚娜·乌加特演得太投入了,遭遇令人同情,而所有的感性支柱,最后都归结于导演本人最肯定的“亲情”上。而所谓一见钟情的爱情,浪漫的邂逅,导演则用不同时空的记忆表达了疑惑,这不仅体现在丈夫身上,还有年轻探长的所作所为,直到电影最后阶段,秘密终于揭晓时,观众们才发现,最坚实、最能够把握的情感,永远只属于子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