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新愚公精神的时代传承
继河北梆子《李保国》、电视剧《太行赤子》之后,又一部根据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真实事迹创作的文艺作品——电影《李保国》正在公映。这部电影集中展现了李保国35年如一日,在太行山利用生态科技帮助老区农民种苹果致富,不求回报,不辞辛劳,最终积劳成疾,58岁不幸离世的感人故事,用李保国35年的太行足迹,见证了其誓把论文写在太行山的决心,见证了其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农业专家的伟大抱负。
如何把英模人物的高尚精神与观众审美的接地气以及电影艺术的观赏性有机结合,是英模题材电影创作需要探索的难题。电影《李保国》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住李保国身为农业专家、共产党员、农民出身这三个身份属性来进行叙事推动,做到了真实、真挚,感动了无数国人。
作为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人生信条是“农民需要什么我研究什么”。这就是李保国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作为大学教授的教育理念,影片始终围绕着这条主线推进。故事开始,当李保国满怀热情地来到岗底村教农民种苹果的知识时,习惯了吃政府救济的农民没有一个来听讲座的。于是他自掏腰包,给来听讲座的每人发五元钱,以此发动百姓。李保国不仅仅帮助农民种苹果,还帮着卖苹果,当他得知村民老孬贪图小利,往优质苹果中掺杂劣质苹果时,他当着苹果收购商的面,开着压路机将劣质苹果碾碎,给全体村民上了关于品牌意识、诚信观念的生动一课。
作为共产党员的李保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始终全心全意为太行山老区农民脱贫致富而鞠躬尽瘁。电影《李保国》增加了李保国老师于宗周的角色。于老师那一代人用了20年扎根太行山让荒山绿了起来,李保国这一代知识分子则用20年让绿起来的太行山富起来,而李保国的学生陆超将要再用20年的时间让太行山的生态农业走向科技化、产业化、全球化。片尾,李保国的学生毅然从美国回到岗底村,来到凤凰山,那里并列着李保国和于宗周的墓碑。如同当年李保国在于老师墓碑旁默默放了一个苹果、为自己留下一个位置一样,李保国的学生也用一个苹果为自己留了一个位置,表明了新一代知识分子改变太行的决心。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情怀的有机结合,预示着李保国精神将永远扎根太行山,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为英模题材电影赋予了强烈的人文色彩。
李保国的第三个身份属性是农民。农民出身的李保国对农民的生活感同身受,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发自内心。在创作者看来,李保国是带着浓烈的情感行走太行35年,深知农民的质朴,也了解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影片中,在一场扶贫和灾后重建会议上,李保国对扶贫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发放救灾款只能救一时,要除掉老百姓的穷根必须教给他们脱贫的技术,指明脱贫的道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需要扶贫工作树立长远目标,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事。这些情节设置生动、接地气,既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也让观众对李保国多了几分敬佩和理解,激发人们对基层执政理念、市场观念、诚信意识等问题的思考。影片中李保国的三重身份以及以林永健为代表的一批戏骨演员的精彩演技,给了人物充足合理的行为动机,足以说服震撼观众,令他们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引领。
收藏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