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两只老虎》上映了,然后大失所望。
有网友说《两只老虎》堪称“年度最失望影片”,虽然过分,但也不无道理。
葛优+乔杉+赵薇,更有范伟、闫妮、大潘等各路大神汇聚,演喜剧的,演小品的,演综艺的,要说起善于“逗人笑”的阵容,除了开心麻花跟徐峥也就《两只老虎》最齐全了。
然而结果,却有点笑不出来。
虽然上映首周票房顺利破亿,但豆瓣评分从开分7.1直降到6.3,如此强势阵容,仅拿了个好于29%喜剧片的评价,实在有点差强人意。
上周末,趁着初雪时节阳光正好,年味方兴未艾的时刻,我也特意去电影院为这部“提前贺岁档”贡献了一份票房,然后我想说:
葛大爷,乔杉,两只老虎,对不起,我最多给6分
(内含剧透,谨慎食用)
1
假如,余凯旋是张成功的第二人格
《两只老虎》是一部荒诞喜剧,用诙谐且黑色幽默的方式讲了金钱与感情的故事。
张成功,自私、冷漠,穷的只剩钱;
余凯旋,热血、卑微,却赚不到钱。
两个毫无瓜葛的人,因为一场绑架,产生了联系。
余凯旋怎么也想不到,明明是他绑架张成功,几轮唇枪舌战后,他成了被张成功的金钱“绑架”的那个。
-我要100万
-行,我给你200万
-噗
-前提是帮我完成3件事。
第一件,关于爱情,问前女友:“如何看待逝去的爱情”。
第二件,关于友情,看曾经走散的朋友现在可好。
第三件,关于亲情,问追梦跳崖的父亲,失去的理想可还在。
在完成这张“遗愿清单”的路上,有笑有泪。
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影片,这样的故事结构中规中矩,或许难出爆款,但不至于出错,但是当葛优、范伟这样的阵容加盟之后,这样的故事似乎有些,不太给力。
在片子上映之前,有消息称,导演李非曾经患有重度抑郁症,一直想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直到有人跟他说,没意义。
他才觉得,没有意义可能就是最大的意义。
联想到精彩纷呈的预告片,与不太给力的正片,隐隐觉得这个片子或许本来有另外的展开模式。
在预告片中,有余凯旋喂张成功吃药的片段,正片里没有。
张成功吃的是什么药?
不得而知。但是李非说片子里他“夹带了私货”,那么张成功或许也曾经患过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
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余凯旋其实是张成功分裂的第二人格。
张成功抑郁的边缘,回首自己这一生,发现自己除了钱啥都没有,想自杀,也迷茫,于是自杀前回首过去,诞生了第二个人格:“33岁”的张成功——余凯旋。
在那个变得唯利是图之前依旧热血不息的张成功。
于是,张成功跟余凯旋的对话中,更像是跟过去的自己对话,给24年前的自己第二个选择,可以不用唯利是图,可以依旧热血。
那样会怎么样?
2
如果,可以跟过去对话
都市新闻里,每天都有因为工作、生活崩溃的瞬间。或许是地铁站门口蹲着抱抱自己时,列车员一句关怀的问候,也可能是连续加班一个月之后,突然无所适从的迷茫。
当我们聚在一起,很少展望未来,更多是回味过去,仿佛是集体得了初老症。
那么,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跟过去的自己对话,会发生什么?
跟过去对话,不能改变现实,但是可以解开心结。
在《两只老虎》中也可以这么理解。
其实,利用人物对过去对话产生的精神冲击达成现实的和解,完成人物的精神成长与蜕变,这已经是部分类型片的标准化模式。
以母题、原型研究的视角观之,这种情形在世界文学、电影中不胜枚举,韩寒导演的《乘风破浪》也属于这一类型。
《两只老虎》的叙事其实有“实”与“虚”两重时空。
在“实”的时空里,余凯旋被张成功的金钱“绑架”去找张成功的前女友,朋友,以及早已经去世了的父亲,有笑有泪。
而在“虚”的时空里,年轻的张成功,前脚因为多疑自我气跑了女朋友,后脚找余凯旋向女朋友道歉;
前脚因为爱钱拒绝了帮助朋友,后脚带着余凯旋去挽回;
前脚眼睁睁看着父亲因为诗人梦想的破灭而跳崖,后脚带着余凯旋去把毁掉他诗人梦想的恶霸打了一顿。
因此,当看到33岁保持一腔热血的余凯旋(即年轻的热血张成功)跟张成功的亲人、朋友达成和解,与其说是合家欢的需求,不如说是在历尽沧桑后,出走半生、少年归来的包容、体谅。
事实上,片子里很擅长运用虚实结合的镜头。
当赵薇饰演的周原在戏中戏里演出那段独白的时候,张成功是听不到的,但是镜头在张成功与周原之间来回转换,我们不仅知道她是对着张成功说的,甚至我们感觉张成功也听到了那段话。
很多场景中,张成功与余凯旋对话时,人物与环境有一定的距离感,场景很空,比如画面的后景或前景则朦胧的、被浅景深镜头虚化了。
场景因而变得并不写实,却有一种别样的踏实。
在片子最后的片段,在《两只老虎》的歌声中,余凯旋仿佛看到了游泳池中坐着的张成功,甚至还有最后出现在车里的张成功,一切都充满了“虚实结合”的意向,似有若无。
与自我对话,也是中国文学常说的一个话题。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社会文化转型时,极容易被文艺触及的话题。
当这个话题在牵扯到,父亲那夭折的诗人梦想,以及有钱人的空虚之后,玩点以小见大,再注入一些价值观,那就是个有深度有高度的大话题了。
不过,这些线索在片子中藏得很深,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体现,但也未必没有可能,不是吗?
3
或许,喜剧更要故事好
片子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片段有两个,一个是葛优打大潘,一个是葛优范伟无对话飙戏。
葛优打大潘是意识流的报复破坏别人诗人梦想的恶霸,这点上边已经说过了,而葛优范伟这一段无对话飙戏又该如何理解呢?
有网友说,中国的喜剧电影,有两类最流行:
一类依靠频出而搞笑的“金句”,有时候也不太“金”,不可乐硬乐;
一类主打有特别天赋与能力的演员,尤其是长得有格调、很上品的那一些演员。
在这一点上,《两只老虎》显然是第二类。
葛优与范伟的这场戏,全程没有一句对白,都是范伟老师说,葛优默不作声,拍出来的效果异常感人。
导演李非在采访里表示,拍这场戏前,两位老师都是没有交流的,直到开机,两人一下进入状态。
采访中有人问葛优是如何揣测角色心理的,葛优说:“感觉”。
他是一个凭悟性演戏的人,正是这种悟性让你觉得张成功这个角色非葛优不可。
除了他,再想不到第二个可以将张成功这种狡诈又诙谐的特点演出来的人。
不过,很多人说,看了这部片子,感觉不大好。
事实上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确实呼声很高,赵薇监制,葛优出演,姜文御用编剧李非导演,又是在没什么大片竞争的情况下上映,本该成为理所当然的爆款。
结果并没有。
在《两只老虎》之前,导演李非的上部作品《命运速递》就很受关注。
片子获得了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的提名。
也是在这个电影展上,李非结识了很多圈内的朋友,为今天促成的《两只老虎》打下了基础。
跟《命运速递》的晦涩不同,《两只老虎》明显直白了很多,相同的是都能看到李非的风格。
导演李非
作为喜剧,片子不追求刻意搞笑,而是将梗埋在特定情境下,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没有刻意抓哏之嫌,也就不会导致包袱不响。
比如当“余凯旋”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余凯旋正在得意地讲自己过去的故事,意外暴露了自己的名字,绑匪泄露了自己的模样、名字,在这种情况下格外的具有笑料效果。
这样反而让角色名字能被观众记住,比那些开篇就是“我叫XX,是XX公司的XXX”之类的主角自我介绍高明太多了。
刻意的卖梗是噱头,自然地抛梗才是讲故事。只有自然的喜剧才算是好故事。
当然,我不是说《两只老虎》这个片子好,而是看过片子之后,我觉得这个片子本来应该很好,但是结果为什么不理想呢?
到底是导演的功力毕竟不足,还是拍出来却被剪掉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收藏来源:腾讯